时间: 2025-05-02 12: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45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作者:李白〔唐代〕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
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馀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
韩公正在吹奏玉笛,音色清雅而流畅。
微风吹拂环绕钟山,山谷之间仿佛都在吟唱。
王子停下凤管的演奏,师襄也合上了瑶琴。
余音随江水流去,远在天涯又如何寻觅?
诗中提到的“钟山”、"王子"、"师襄"等都是古代文化中常见的元素,钟山在古代文人心目中是一个寄托情怀的地方,王子和师襄则象征着音乐的高雅与人间的美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风豪放,内容丰富,常涉及自然、人生和历史等主题。
这首诗写于李白游历金陵时,受到韩侍御高超的笛声启发,表达了对音乐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是一首凝聚了音乐美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李白通过对韩侍御吹笛的描写,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开篇“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不仅描绘了演奏者的风采,更传达了音乐的高雅与动人。随着微风的吹拂,钟山周围的山谷仿佛都在回应笛声,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画面。这种景象在诗中通过“万壑皆龙吟”得到了升华,音声如龙吟般悠扬,仿佛在描绘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与音乐的融合。
接着,诗中提到的“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则代表着音乐界的顶尖人物,他们的沉默似乎是对韩公音乐的致敬,也反映了一种音乐的盛况与氛围。最后一句“馀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音乐的留恋,即使音韵已远去,仿佛在询问:这样的美好是否还有可能再次寻觅。这种思考不仅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短暂与永恒,更激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音乐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展现了音乐带来的精神享受与内心的感动。
韩公吹的是什么乐器?
诗中提到的“钟山”象征着什么?
“万壑皆龙吟”中“龙吟”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