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约之

《赠约之》

时间: 2025-05-10 09:58:57

诗句

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可捄药,相值久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8:57

原文展示:

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可捄药,相值久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你胸中寒冷而沉闷,而我却因热情而摇动。没有办法为你治病,长期相处却没有忧愁。想要寻找秦国和越国的人,但你的灵魂已去,无法召唤。只要看看自己,不如芭蕉真实。

注释:

  • 寒而痞:指心中感到寒冷而沉重。
  • 齿热以摇:指因热情而表现出的活力。
  • 捄药:指调理、治疗的药物。
  • 相值久无憀:长期相处却没有忧愁。
  • 秦越人:指来自古代秦国和越国的人,象征希望和归属。
  • 魂逝:灵魂已经离去。
  • 芭蕉:比喻真实和自然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以其政治改革和诗文成就而闻名,倡导新法,提倡以民为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他在政治改革和个人生活中的困惑与挑战。诗中体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生命真实状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开头两句通过“寒而痞”与“热以摇”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心状态,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无奈。接着,诗人感叹无法为友人提供药物,表达出一种深切的无力感。在探索寻求的过程中,提到“秦越人”,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引用,也象征着对理想和希望的追寻。然而,随着“魂逝莫能招”的出现,诗人意识到这种追寻已然无果,友人的灵魂已然逝去,无法再唤回。最后,通过“观此身,不实如芭蕉”的比喻,诗人以芭蕉的真实状态来反思自己的存在,暗示人生的虚幻与无常。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兼具哲理性与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胸寒而痞:指朋友心中感到孤独和沉重。
  2. 我齿热以摇:诗人因热情和活力而感到振奋。
  3. 无方可捄药:无力为朋友提供帮助,表达出一种无奈。
  4. 相值久无憀:长时间相处却没有忧愁,反映友谊的真挚。
  5. 欲寻秦越人:想要寻找理想中的人或美好事物。
  6. 魂逝莫能招:意识到追寻已无意义,友人已逝去。
  7. 但当观此身:结束时的自省,反思自身存在。
  8. 不实如芭蕉:以芭蕉比喻真实与虚幻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状态比作寒冷、沉重;自身状态比作芭蕉。
  • 对比:通过对比两者的状态反映情感。
  • 象征:秦越人象征理想与希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友谊的深刻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关怀的心情和对生命真实状态的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而痞:象征孤独与沉重的心境。
  • 热以摇:象征活力与热情。
  • 芭蕉:象征真实与自然的生命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秦越人”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理想与希望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b

  2. 诗人对自身存在的比喻是什么? a) 寒而痞
    b) 不实如芭蕉
    c) 齿热以摇
    答案:b

  3. 诗人对朋友的情感是: a) 无所谓
    b) 深切的关心
    c) 轻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均涉及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的风格更为沉郁,关注现实与内心的深刻反思,而李白的作品则往往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重山令 其二 小重山令 其一 小重山令 小重山令 与保庵话扬州湖上旧游 小重山令 小重山令·黄君坦天风海涛楼图。楼在青岛,为先德避地栖隐所筑 小重山令·题彭城君摹董小宛病榻听秋图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鬓云松令 春感,和蕊渊二孜韵 鬓云松令 夏夜纳凉邀蕊渊同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陵土未干 耍花枪 梗介 影表 包含止的成语 自在逍遥 玉叶金柯 彐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稍纵即逝 提手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香字旁的字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镸字旁的字 微俸 补缀乾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