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41
去国遭前政,还家未白头。
百年当晚遇,一辱独先收。
齿脱空余舌,颜衰早著秋。
三为郡文学,大胜邓元侯。
离开了故乡,遭遇了前朝的政治,回到家乡时已不再年轻。
人生百年,正值晚年却遭遇重大的耻辱,独自承受着这一切。
牙齿脱落只剩下空空的舌头,容颜衰老仿佛早已进入秋天。
我三次担任郡里的文学职务,远胜于邓元侯。
陈师道(约1044—1105),字仲明,号汀洲,宋代诗人、文学家。他主要以诗词和文论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和对社会时事的思考。
此诗作于个人遭遇政治挫折、生活困顿之际,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经历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成就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四联八句,展现了作者在离开故土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开篇即以“去国遭前政”引入,勾勒出离乡的无奈与前朝的困扰,接着以“还家未白头”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作者虽然年轻,但经历的磨难和耻辱却让他有了沉重的负担。
在中间的两句中,他借“齿脱空余舌”和“颜衰早著秋”来描绘自己的衰老,象征着人生的无情与残酷。最后一句则转向自己在文坛的努力与成就,表明尽管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他依然有过不凡的文学成就,超越了历史上著名的邓元侯,体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既有对个人遭遇的自省,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比较,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历史变迁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即便在困境中仍坚持追求文学理想的坚韧精神。
诗中提到的“邓元侯”是指:
A. 一个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诗歌的主题
“颜衰早著秋”中的“秋”指的是:
A. 季节的变化
B. 人生的衰老
C. 丰收的象征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与幸福
B. 无奈与沧桑
C. 希望与重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