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沛县姜承议

《寄沛县姜承议》

时间: 2025-04-26 06:33:01

诗句

平生鲁国老先生,晚见诸郎识老成。

怪有武功蒙宠锡,果缘阴德贯神明。

金池已作归田计,玉版方书济物情。

百里饥寒独颜阖,忍令一物不敷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01

原文展示:

寄沛县姜承议
陈师道 〔宋代〕

平生鲁国老先生,
晚见诸郎识老成。
怪有武功蒙宠锡,
果缘阴德贯神明。
金池已作归田计,
玉版方书济物情。
百里饥寒独颜阖,
忍令一物不敷荣。

白话文翻译: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姜承议的敬仰与寄托。诗人回忆起姜承议的经历,感慨他在老年时仍然受到后辈的尊重与认可。诗人惊讶于姜承议能凭借武功得到宠爱,实际上是由于他默默的阴德和高尚的品德。诗人提到姜承议已经计划归隐田园,正在书写济世的情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上饥寒交迫之人的关心,心中不忍让那些人无法得到应有的荣光。

注释:

  • 鲁国:指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象征着儒家文化的传承。
  • 老先生:对姜承议的尊称,表示对他年长的敬意。
  • 武功:指军事才能或武艺,这里暗指姜承议在世时的荣耀。
  • 阴德:指隐秘的善行,强调姜承议的品德。
  • 金池:指高官厚禄,象征权力和财富。
  • 玉版:古代用于记录文书的材料,此处指姜承议的济世情怀。
  • 百里饥寒:形容极度贫困的人们,表现了社会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性,常常表现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姜承议的赞美,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寄沛县姜承议》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敬意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姜承议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老人的深深敬仰。诗中展现了两种对比的情感:一方面,姜承议的卓越才能和道德修养使他在晚年仍能受到后辈的尊敬;另一方面,诗人却为世间的饥寒交迫而感到忧虑,表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

诗的前四句,诗人通过对姜承议的生平和成就的回忆,强调了个人的品德和内在修养对一生的影响,尤其是“阴德贯神明”这一句,指出了一个人真正的伟大在于内心的善良与高尚,反映了作者对道德价值的重视。

后四句则转向对社会的关心,诗人提到归隐田园的念头,表现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他对“百里饥寒”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整首诗在赞美与忧思之间,形成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鲁国老先生:诗人称姜承议为鲁国的老先生,表明其地位与德行。
  2. 晚见诸郎识老成:晚年仍受到年轻人的尊重,显示其智慧与魅力。
  3. 怪有武功蒙宠锡:惊讶于他能凭借武功获得荣宠。
  4. 果缘阴德贯神明:坦承其真正的原因在于其内在的德行。
  5. 金池已作归田计:提到姜承议计划隐退,享受田园生活。
  6. 玉版方书济物情:他正在书写帮助世人的情感。
  7. 百里饥寒独颜阖:表达对社会弱者的关心与同情。
  8. 忍令一物不敷荣:不愿让任何人无法得到应有的荣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池”与“玉版”作为象征,展现权力与德行。
  • 对仗:前后句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诗的节奏感。
  • 夸张:用“百里饥寒”来强调社会的困境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人道主义的思考。诗人在赞美姜承议的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鲁国:象征着传统文化与儒学的传承。
  • 金池:代表权力与荣耀。
  • 玉版:象征智慧与人道情怀。
  • 饥寒:表现社会的艰难与人们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姜承议的称呼是什么?
    A. 老先生
    B. 大师
    C. 朋友
    D.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阴德”指的是什么?
    A. 明面上的功绩
    B. 隐秘的善行
    C. 武力的强大
    D. 财富的积累

  3. 诗中提到的“百里饥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食的渴望
    B. 对社会弱者的同情
    C. 对富贵的追求
    D. 对自然的感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思乡情怀与人性关怀。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社会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关注社会困境,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 《登高》王之涣: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 送郎士元 将游东都留别包谏议 山居即事 赠月溪羽士 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 过柳州 留别宋处士 过友人隐居 古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庸言庸行 目空天下 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挟藏 鼻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哀死事生 柄欛 浓抹淡妆 竹字头的字 结构式 愧惜 淇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