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2:52
原文展示:
联翻飞鸾鸟。独游无所因。毛羽照野草。哀鸣入青云。我尚假羽翼。飞覩尔形身。愿及春阳会。交颈遘殷勤。
白话文翻译:
成双成对的鸾鸟自由飞翔,而我独自游荡却无所依托。它们的羽毛在野草上闪耀,哀伤的鸣叫直入云霄。我虽无羽翼,却希望能飞翔,亲眼见到你的身影。期盼在春日的阳光下相会,彼此交颈,表达深厚的情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粲(约177年—217年),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出身名门,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于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次年春,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著《英雄记》《汉末霸业》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的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可能借鸾鸟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鸾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鸾鸟成双成对,自由飞翔,而诗人却独自游荡,无所依托,形成鲜明对比。鸾鸟的哀鸣直入青云,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诗人希望借助羽翼,飞翔着看到心仪的对象,表达了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鸾鸟”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好和吉祥 C. 悲伤 D. 高远
诗人希望借助什么来飞翔? A. 翅膀 B. 羽翼 C. 风筝 D. 飞机
诗中的“春阳会”象征什么? A. 悲伤的相会 B. 温暖的相会 C. 孤独的相会 D. 高远的相会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