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6:40
穆穆显妣。
德音徽止。
思齐先姑。
志侔姜姒。
躬此劳瘁。
鞠予小子。
小子之生。
遭世罔宁。
烈考勤时。
从之于征。
奄遘不造。
殷忧是婴。
咨于靡及。
退守祧祊。
五服荒离。
四国分争。
祸难斯逼。
救死于颈。
嗟我怀归。
弗克弗逞。
圣善独劳。
莫慰其情。
春秋代逝。
于兹九龄。
缅彼行路。
焉托予诚。
予诚既否。
委之于天。
庶我显妣。
克保遐年。
亹亹惟惧。
心乎如悬。
如何不吊。
早世徂颠。
于存弗养。
于后弗临。
遗衍在体。
惨痛切心。
形影尸立。
魂爽飞沉。
在昔蓼莪。
哀有余音。
我之此譬。
忧其独深。
胡宁视息。
以济于今。
岩岩丛险。
则不可摧。
仰瞻归云。
俯聆飘回。
飞焉靡翼。
超焉靡阶。
思若流波。
情似坻颓。
诗之作矣。
情以告哀。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6:40
原文展示:
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思齐先姑。志侔姜姒。躬此劳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宁。烈考勤时。从之于征。奄遘不造。殷忧是婴。咨于靡及。退守祧祊。五服荒离。四国分争。祸难斯逼。救死于颈。嗟我怀归。弗克弗逞。圣善独劳。莫慰其情。春秋代逝。于兹九龄。缅彼行路。焉托予诚。予诚既否。委之于天。庶我显妣。克保遐年。亹亹惟惧。心乎如悬。如何不吊。早世徂颠。于存弗养。于后弗临。遗衍在体。惨痛切心。形影尸立。魂爽飞沉。在昔蓼莪。哀有余音。我之此譬。忧其独深。胡宁视息。以济于今。岩岩丛险。则不可摧。仰瞻归云。俯聆飘回。飞焉靡翼。超焉靡阶。思若流波。情似坻颓。诗之作矣。情以告哀。
白话文翻译:
尊敬的母亲,您的德行如音乐般美妙。我希望能像先祖母那样,志向如同姜姒一样坚定。您辛勤劳累,养育了我。我出生时,世界动荡不安。父亲勤劳,随军征战。突然遭遇不幸,深重的忧虑降临。我无法达到您的期望,只能退守祖庙。五服之地荒凉分离,四方国家纷争不断。灾难逼近,生命垂危。我渴望回家,却无法实现。您独自辛劳,无人安慰。岁月流逝,我已九岁。遥远的道路,我如何寄托我的诚意。我的诚意已失,只能寄托于天。希望您能长寿。我心中充满忧虑,心情如悬。为何不幸,早早离世。生前未能供养,死后未能临终。遗留的痛苦深切。形影孤单,灵魂飘荡。昔日的《蓼莪》诗,哀伤有余音。我以此比喻,忧虑深重。为何还要苟延残喘,以渡过今日。险峻的山路,无法摧毁。仰望归云,俯听风声。飞翔无翼,超越无阶。思念如流水,情感如山崩。诗的创作,是为了表达哀伤。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粲(约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此诗是王粲为潘文则所作,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王粲为潘文则所作,潘文则的母亲去世,王粲以此诗表达对潘文则母亲的哀思,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情地表达了对已故母亲的怀念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诗中,王粲通过对母亲的德行和辛勤的赞美,展现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同时,通过对时局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穆穆显妣”、“德音徽止”等,都体现了对母亲的尊敬和怀念。而“遭世罔宁”、“四国分争”等,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哀悼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通过赞美母亲的德行和辛勤,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同时,通过对时局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穆穆显妣”中的“显妣”指的是什么? A. 显赫的父亲 B. 显赫的母亲 C. 显赫的祖先 D. 显赫的兄弟
诗中“思齐先姑”中的“先姑”指的是什么? A. 先祖父 B. 先祖母 C. 先祖父的兄弟 D. 先祖母的姐妹
诗中“志侔姜姒”中的“姜姒”是谁? A. 古代贤妇 B. 古代贤君 C. 古代贤臣 D. 古代贤士
诗中“遭世罔宁”表达了什么? A. 世界的和平 B. 世界的动荡 C. 世界的繁荣 D. 世界的衰败
诗中“祸难斯逼”表达了什么? A. 灾难的远离 B. 灾难的逼近 C. 灾难的消除 D. 灾难的减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