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02
《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作者:李嘉祐 〔唐代〕
梁宋人稀鸟自啼,
登舻一望倍含凄。
白骨半随河水去,
黄云犹傍郡城低。
平陂战地花空落,
旧苑春田草未齐。
明主频移虎符守,
几时行县向黔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武陵驿的感受。诗中提到,梁宋之际,士人稀少,鸟儿孤独地啼叫;当他登上小船远望,心中倍感凄凉。河水带走了许多白骨,象征着战乱造成的惨痛;黄云依然环绕着低矮的郡城。战地的花儿在空中凋零,昔日的春田草地也未能恢复生机。明主频繁更换守卫的虎符,不知何时才能平定县境,安抚黔黎。
作者介绍: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期,作品多描写战乱与思乡情怀。他的诗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相结合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的战乱频繁,导致人民生活困苦,诗人在武陵驿的观察和感受,反映了对战争的深切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
李嘉祐的《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凄凉气息的诗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战乱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以“梁宋人稀鸟自啼”引入,首先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表达了在战乱后的社会中,士人稀少,生灵涂炭的惨状。接着,诗人通过“白骨半随河水去”的意象,直白而生动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令人心生寒意。
“黄云犹傍郡城低”则用黄云的形象象征着沉重的社会现实,低沉的郡城似乎也在诉说着百姓的苦难。后面的“平陂战地花空落,旧苑春田草未齐”,不仅描绘了战后负疚的土地,更象征着美好生活的破灭与失落。最后两句“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忧虑,期盼明主能稳定政局,以便早日安抚民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现实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以战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希望,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骨”象征着什么?
“黄云犹傍郡城低”中的“黄云”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明主”指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