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9:55
作者: 冯煦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别浦乱峰,荒城残垒,清游今更悽断。
澹黄楼外柳,不似秋魂短。
霜前翠尊同款,最难忘谢家池馆。
几叠哀弹,一襟幽恨,都作梦云散。
西风冷帆初转,望晴岚楚甸,难为心眼。
一封江北信,欲寄无归雁。
蘋花谢后斜阳暝,渐愁与凉烟俱远。
浑不管,青衫早缁尘又浣。
在别浦的乱峰之间,荒凉的城垣残垒,清游之乐如今变得更加凄惨。
淡淡的黄楼外的柳树,不再像秋天的魂魄那般短暂。
在霜前的翠尊酒杯中,最难忘记的是谢家池馆的往事。
几卷哀伤的乐曲,一腔幽怨的情感,犹如梦中的云彩般消散。
西风中的冷帆初次转动,望着晴朗的楚地,却难以看清心中的情感。
一封来自江北的信,想寄出却无归雁可送。
蘋花凋谢后,斜阳渐昏,愁绪与凉烟渐渐远去。
我对此已全然不在意,青衫上早已沾满了尘埃,又何必洗涤呢?
作者介绍: 冯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时代背景下的孤独与思念。
《玲珑四犯 寄漱泉、季子》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无尽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起初的“别浦乱峰”和“荒城残垒”不仅描绘了一个混乱的外在环境,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将记忆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凄凉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突显出一种无奈的惆怅。
诗中多处使用了细腻的意象,如“澹黄楼外柳”与“霜前翠尊”,这些意象不仅美丽动人,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诗人以“青衫早缁尘又浣”收尾,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无奈,仿佛在说尽管心中有千般愁绪,但面对现实,终究要放下。
整首诗通过音韵的和谐与意象的交错,构建出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氛围,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荒城残垒”象征什么?
A. 美好回忆
B. 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失落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B
“一封江北信”中的“信”代表了什么?
A. 书信
B. 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C. 朋友的问候
答案: B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忧伤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