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鞠十二朝散将漕二浙 其二

《送鞠十二朝散将漕二浙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2:33:48

诗句

闻说长安苦戴星,公家无补秪劳形。

每思肥羜心先写,今见淮山眼自青。

岂乏寻常将漕挽,好留人物为朝廷。

四明久已无狂客,欲问天工乞箳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48

原文展示:

送鞠十二朝散将漕二浙 其二 张舜民 〔宋代〕 闻说长安苦戴星,公家无补秪劳形。 每思肥羜心先写,今见淮山眼自青。 岂乏寻常将漕挽,好留人物为朝廷。 四明久已无狂客,欲问天工乞箳篂。

白话文翻译: 听说在长安为官辛苦如同头顶星辰,对公家无益只徒劳形体。 每每思念肥美的羊羔心中先描绘,如今见到淮山的景色眼中自然青翠。 难道缺乏普通的将领来管理漕运,而是要留下杰出人物为朝廷效力。 四明山已经很久没有狂放的客人,我想要向天工乞求竹帘。

注释: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朝廷。
  • 苦戴星:形容官员的辛苦如同头顶星辰。
  • 公家无补:对国家没有实质性的贡献。
  • 肥羜:肥美的羊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愿望。
  • 淮山:指淮河流域的山脉。
  • 将漕挽:管理漕运的将领。
  • 四明:指四明山,位于今浙江省。
  • 天工:指自然或天意。
  • 箳篂:竹帘。

诗词背景: 张舜民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送别鞠十二朝散将漕二浙的作品,表达了对鞠十二的敬佩和对朝廷的忠诚,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个人愿望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官员辛苦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鞠十二的同情和敬佩。诗中“每思肥羜心先写,今见淮山眼自青”一句,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四明山无狂客的遗憾,以及对天工的祈求,显示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首句“闻说长安苦戴星”,通过夸张手法描绘了官员的辛苦。
  • 第二句“公家无补秪劳形”,直接指出官员的辛苦对国家无益。
  • 第三句“每思肥羜心先写”,用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第四句“今见淮山眼自青”,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
  • 第五句“岂乏寻常将漕挽”,反问句式强调了对鞠十二的敬佩。
  • 第六句“好留人物为朝廷”,表达了对鞠十二为朝廷效力的期望。
  • 第七句“四明久已无狂客”,表达了对四明山无狂客的遗憾。
  • 第八句“欲问天工乞箳篂”,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长安苦戴星”:官员的辛苦如同头顶星辰,形象生动。
  • “肥羜”:美好的事物或愿望,比喻生动。
  • “淮山眼自青”:自然景色的美丽,形象鲜明。
  • “四明无狂客”:对四明山的遗憾,情感深刻。
  • “天工乞箳篂”: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寓意深远。

互动学习:

  1. 诗中“肥羜”比喻的是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肥美的羊羔 C. 自然景色 答案:A

  2. 诗中“淮山眼自青”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欣赏 B. 对官员的同情 C. 对朝廷的忠诚 答案:A

  3. 诗中“欲问天工乞箳篂”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由的渴望 B. 对官员的敬佩 C. 对自然的欣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张舜民的其他送别诗,如《送李少府》。 诗词对比:可以对比其他宋代诗人的送别诗,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宋诗选注》,钱钟书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江西曾雪笠歌 咏史 古田女 其二 咏史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 其五 咏史上·豫让四首 论语·闻政章四首 秋日即事五首 咏史下·司马攸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閠字旁的字 丸丸 三点水的字 秃宝盖的字 盟长 包含宋的成语 守时力民 示字旁的字 层见叠出 钟毓 口字旁的字 腰缠十万 亘古通今 花农 畏缩逡巡 麻开头的成语 伤惜 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