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5:08
原文展示:
夜闻刘宫苑舟中琵琶诗 张舜民 〔宋代〕
系舟江岸两相闻,弦索嘈嘈恍未分。 不得长安水边见,却于湓浦夜深闻。 穷愁似影长随我,乐事如年不负君。 会意檀槽求一醉,世间荣辱任纷纷。
白话文翻译:
在江岸边系舟时,两人相互听到了琵琶声,弦音嘈杂仿佛难以分辨。 无法在长安的水边相见,却在湓浦的深夜里听到了琵琶声。 穷愁如同影子一样长久地跟随着我,快乐的事情如同岁月一样不会辜负你。 理解了琵琶的意境,只求一醉,世间的荣辱随它去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的热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途中,听到江边舟中的琵琶声,引发了对人生荣辱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艺术境界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江边舟中琵琶声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荣辱的超然态度。诗中“穷愁似影长随我”一句,深刻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而“乐事如年不负君”则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两句“会意檀槽求一醉,世间荣辱任纷纷”更是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理解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世俗,追求艺术境界。通过琵琶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荣辱的超然态度和对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穷愁似影长随我”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繁华之地 B. 偏僻之地 C. 艺术之地 D. 旅途之地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荣辱的执着 B. 对荣辱的超然 C. 对艺术的轻视 D. 对生活的悲观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