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

时间: 2025-04-26 10:44:03

诗句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

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

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

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4:03

原文展示: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 张耒 〔宋代〕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 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 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 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白话文翻译:

在重瞳(指舜帝)升天的时候,二妃(指娥皇和女英)已经是老人。 她们怎会哭泣在路旁,洒泪留下这些竹子。 我颇怀疑这些竹子是葛陂(传说中的神物)所化,点点斑纹像是留下的鳞片。 小心不要离开水域,进入尘世会沾染尘埃。

注释:

  • 重瞳:指舜帝,传说中舜帝有重瞳,即双眼各有两个瞳孔。
  • 二妃:指娥皇和女英,舜帝的妃子。
  • 陟方:升天,指舜帝去世。
  • 筠:竹子的别称。
  • 葛陂化:葛陂是传说中的神物,这里比喻斑竹。
  • 斑鳞:比喻斑竹上的斑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闲暇时漫步西园,看到斑竹有感而发所作。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在观察斑竹时,联想到舜帝和二妃的传说,以及斑竹的独特形态,抒发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尘世的超脱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斑竹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一句,借用舜帝和二妃的传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则表达了诗人对斑竹的感慨,认为它们不应该是悲伤的象征,而是自然之美的体现。最后两句“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则是诗人对斑竹的忠告,也是对自己内心的告诫,希望保持清新的心境,不被尘世的纷扰所污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借用舜帝和二妃的传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 “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认为斑竹不应是悲伤的象征,而是自然之美的体现。
  • “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将斑竹比作葛陂所化,斑点像是留下的鳞片,形象生动。
  • “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忠告斑竹不要离开水域,也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告诫,希望保持清新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斑竹比作葛陂所化,斑点比作鳞片。
  • 拟人:斑竹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如“洒泪留丛筠”。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斑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尘世的超脱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清新自然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斑竹:象征自然之美和超脱尘世。
  • 重瞳:象征舜帝,暗示时间的流逝。
  • 二妃:象征人事的变迁。
  • 葛陂化:象征斑竹的神奇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重瞳”指的是谁? A. 舜帝 B. 尧帝 C. 禹帝 答案:A

  2. 诗中的“二妃”指的是谁? A. 娥皇和女英 B. 嫦娥和女英 C. 娥皇和嫦娥 答案:A

  3. 诗中的“葛陂化”比喻什么? A. 斑竹 B. 石头 C. 树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通过对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与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尘世的超脱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和彭性仁杂兴三首 其二 和彭性仁杂兴三首 其一 和矢庵来韵二首 其一 寄亨父(二首) 南郊杂韵(六首) 南郊杂韵(六首) 南郊杂韵(六首) 南郊杂韵(六首) 南郊杂韵(六首) 南郊杂韵(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包含自的词语有哪些 昧己瞒心 五乘 噤口捲舌 隐占身体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一搭两用 竖心旁的字 无赖之徒 一隅之地 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淡泊明志 遂遂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