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4:33
原文展示:
登城隍庙 张耒 〔宋代〕
灵祠孤绝压城头,下瞰清濠一曲流。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 旅客登临一长望,春心容易起骚愁。
白话文翻译:
灵祠高高耸立在城头,俯瞰着清澈的护城河蜿蜒流淌。 整日风尘弥漫,几乎遮蔽了座位,偶尔有箫鼓声在春秋祭祀时响起。 向西望去,太昊祠周围有千棵树,向北望去,封君的土丘就在那里。 旅人登上高处长久地眺望,春天的思绪容易引发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旅途中的某个时刻,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旅途的忧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游览城隍庙时所作,通过对庙宇和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春天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城隍庙的高耸和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春天的忧愁。诗中“灵祠孤绝压城头”一句,以高耸的庙宇形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孤独的氛围。“下瞰清濠一曲流”则进一步以清澈的护城河为背景,增添了诗意的宁静。后两句通过对风尘和箫鼓声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祭祀的场景。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春天的思绪容易引发忧愁,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城隍庙和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春天的忧愁。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和对历史的厚重感,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灵祠”指的是什么? A. 城隍庙 B. 太昊祠 C. 封君土一丘 答案:A
诗中的“清濠”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护城河 B. 清澈的河流 C. 清澈的湖泊 答案:A
诗中的“太昊祠”供奉的是谁? A. 太昊 B. 封君 C. 城隍 答案:A
诗中的“封君土一丘”指的是什么? A. 古代贵族的墓地 B. 古代贵族的纪念地 C. 古代贵族的居住地 答案:A
诗中的“春心容易起骚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