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城隍庙

《登城隍庙》

时间: 2025-05-02 11:14:33

诗句

灵祠孤绝压城头,下瞰清濠一曲流。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

旅客登临一长望,春心容易起骚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4:33

原文展示:

登城隍庙 张耒 〔宋代〕

灵祠孤绝压城头,下瞰清濠一曲流。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 旅客登临一长望,春心容易起骚愁。

白话文翻译:

灵祠高高耸立在城头,俯瞰着清澈的护城河蜿蜒流淌。 整日风尘弥漫,几乎遮蔽了座位,偶尔有箫鼓声在春秋祭祀时响起。 向西望去,太昊祠周围有千棵树,向北望去,封君的土丘就在那里。 旅人登上高处长久地眺望,春天的思绪容易引发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灵祠:指城隍庙,供奉城隍神的庙宇。
  • 孤绝:高耸独立。
  • 瞰:俯视。
  • 清濠:清澈的护城河。
  • 风埃:风中的尘埃。
  • 几席:座位。
  • 箫鼓:古代乐器,用于祭祀。
  • 太昊: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此处指太昊祠。
  • 封君:古代受封的贵族。
  • 骚愁:忧愁。

典故解析:

  • 太昊祠:太昊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太昊祠是供奉他的庙宇。
  • 封君土一丘:指古代贵族的墓地或纪念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旅途中的某个时刻,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旅途的忧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游览城隍庙时所作,通过对庙宇和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春天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城隍庙的高耸和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春天的忧愁。诗中“灵祠孤绝压城头”一句,以高耸的庙宇形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孤独的氛围。“下瞰清濠一曲流”则进一步以清澈的护城河为背景,增添了诗意的宁静。后两句通过对风尘和箫鼓声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祭祀的场景。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春天的思绪容易引发忧愁,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祠孤绝压城头”:灵祠高耸独立,压在城头之上,形象地描绘了庙宇的高大和孤独。
  2. “下瞰清濠一曲流”:从庙宇俯瞰,可以看到清澈的护城河蜿蜒流淌,增添了诗意的宁静。
  3. “尽日风埃昏几席”:整日风尘弥漫,几乎遮蔽了座位,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4. “有时箫鼓祭春秋”:偶尔有箫鼓声在春秋祭祀时响起,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5. “西瞻太昊祠千树”:向西望去,太昊祠周围有千棵树,描绘了庙宇周围的景色。
  6. “北望封君土一丘”:向北望去,封君的土丘就在那里,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7. “旅客登临一长望”:旅人登上高处长久地眺望,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
  8. “春心容易起骚愁”:春天的思绪容易引发忧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

修辞手法:

  • 比喻:“灵祠孤绝压城头”中的“孤绝”比喻庙宇的高耸独立。
  • 拟人:“尽日风埃昏几席”中的“昏”拟人化,形容风尘弥漫。
  • 对仗:“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中的“西瞻”与“北望”,“千树”与“一丘”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城隍庙和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春天的忧愁。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和对历史的厚重感,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祠:高耸独立的庙宇。
  • 清濠:清澈的护城河。
  • 风埃:风中的尘埃。
  • 箫鼓:古代乐器,用于祭祀。
  • 太昊祠:供奉太昊的庙宇。
  • 封君土一丘:古代贵族的墓地或纪念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灵祠”指的是什么? A. 城隍庙 B. 太昊祠 C. 封君土一丘 答案:A

  2. 诗中的“清濠”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护城河 B. 清澈的河流 C. 清澈的湖泊 答案:A

  3. 诗中的“太昊祠”供奉的是谁? A. 太昊 B. 封君 C. 城隍 答案:A

  4. 诗中的“封君土一丘”指的是什么? A. 古代贵族的墓地 B. 古代贵族的纪念地 C. 古代贵族的居住地 答案:A

  5. 诗中的“春心容易起骚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登城隍庙》与杜甫《登高》: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旅途的忧愁。
  • 张耒《登城隍庙》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张耒的诗作。

相关查询

修竹芙蓉四首 其一 雨宿 其一 观音赞二首 春日郊行三首 其二 颂一百则 其九十五 芍药 除夜宿茅公渡盛秀才寓馆 十三日晴和南皋二首 其二 峡江道中 云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逻逼 丿字旁的字 佥套 鹿字旁的字 海鬼 雷结尾的成语 重温旧业 无衣无褐 清况 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守身 二字旁的字 美不胜收 衣字旁的字 与世无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