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53
赠庐山僧
作者: 张祜 〔唐代〕
一室炉峰下,荒榛手自开。
粉牌新薤叶,竹援小葱台。
树黑云归去,山明日上来。
便知心是佛,坚坐对寒灰。
在炉峰的山下,有一个简单的房间,杂草丛生,都是我亲手开辟的。
桌上摆着新鲜的薤叶,竹筐里放着小葱。
树影在黑云中隐退,山头的阳光即将升起。
由此我知道,心中有佛,静坐在这寒冷的灰烬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及的元素如“心是佛”体现了佛教的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擅长写诗,多描绘山水田园、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庐山,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喜爱。庐山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适合静心修行。
《赠庐山僧》是张祜在庐山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开头,以“炉峰下”的场景入手,描绘出一个简单而清幽的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诗中提到的“荒榛手自开”,显示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个人独立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用“粉牌新薤叶,竹援小葱台”描绘了生活的细节,这里不仅是对食材的描绘,更是对简单生活的赞美。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清淡生活的追求与珍惜。
诗中后半部分,“树黑云归去,山明日上来”则展现了自然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最后一句“便知心是佛,坚坐对寒灰”,更是将诗的主题升华至一种哲学的境界,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表明诗人对佛教哲学的认同和理解。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展现了张祜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佛教哲学带来的智慧与安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荒榛手自开”是什么意思?
“便知心是佛”中的“佛”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