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6:10
方镜
背如刀截机头锦,
面似升量涧底泉。
铜雀台南秋日后,
照来照去已三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面镜子的形象,背面如同刀锋截成的锦缎,正面则像涧底的泉水那样清澈明亮。自从铜雀台南的秋天过去以来,这面镜子已经照了三年,反射着周围的景象。
贾岛,字阮籍,唐代诗人,以其工整的律诗和独特的意境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性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方镜》写作于贾岛的晚年,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镜子作为一个重要意象,象征着反思和自省。
《方镜》是一首通过描绘镜子的形象来表达时间流逝和自我反思的诗。镜子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一个象征,它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时间的流动。诗的开头两句通过细腻的比喻,描绘了镜子的外观,展现了其精致和美丽,仿佛在说这镜子不仅仅是观照外物的工具,更是内心情感的映射。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时间的概念,铜雀台的提及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和个人情感的流转。三年的时间,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反思过去,展望未来。这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的余地。
整首诗通过镜子的描绘,探讨了时间流逝与自我反思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哲理理解。
诗中提到的“铜雀台”位于哪个方向?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
“背如刀截”的“刀截”用来比喻什么?
A. 镜子的光滑
B. 镜子的形状
C. 镜子的颜色
D. 镜子的大小
诗中提到时间的流逝,三年是指什么?
A. 镜子的使用时间
B. 铜雀台的历史
C. 秋天的变化
D. 诗人创作的时间
答案:
对比贾岛的《方镜》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时间和记忆的思考,但《方镜》更注重物象的描绘和内心的反省,而《静夜思》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