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朱伯韩侍御之尊人诗卷手迹

《题朱伯韩侍御之尊人诗卷手迹》

时间: 2025-04-27 03:27:20

诗句

异时河内初陆梁,谁其御者朱与强。

强公身死剪妖党,殊恩稠叠旌国殇。

朱公墨守一黑子,遮蔽怀卫如苞桑。

时遒岁迈三十载,事过颇忆张睢阳。

吾皇继序录勋伐,诏祀名宦褒忠良。

流芬远韵不可霣,遗墨始此瞻晖光。

诗律欲传杜宗武,风徽略近元漫郎。

公家衮师吾所友,向人缱绻好肝肠。

往时娇养比苕玉,今日柯条还老苍。

谏章九门慑虎豹,文事四海知班扬。

阿季行能亦超趠,轻收科第如掇筐。

永慰老翁山下魄,九原一笑能轩昂。

近闻汴州赤大地,千里涤涤无罂粮。

析骸易子都穷尽,公之旧部亦流亡。

河北枯胔相枕藉,关西寇盗仍披猖。

安得如结且千辈,散布都邑苏痍伤。

摩挲此卷三太息,聊表先正诒方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7:20

题朱伯韩侍御之尊人诗卷手迹

原文展示:

异时河内初陆梁,谁其御者朱与强。
强公身死剪妖党,殊恩稠叠旌国殇。
朱公墨守一黑子,遮蔽怀卫如苞桑。
时遒岁迈三十载,事过颇忆张睢阳。
吾皇继序录勋伐,诏祀名宦褒忠良。
流芬远韵不可霣,遗墨始此瞻晖光。
诗律欲传杜宗武,风徽略近元漫郎。
公家衮师吾所友,向人缱绻好肝肠。
往时娇养比苕玉,今日柯条还老苍。
谏章九门慑虎豹,文事四海知班扬。
阿季行能亦超趠,轻收科第如掇筐。
永慰老翁山下魄,九原一笑能轩昂。
近闻汴州赤大地,千里涤涤无罂粮。
析骸易子都穷尽,公之旧部亦流亡。
河北枯胔相枕藉,关西寇盗仍披猖。
安得如结且千辈,散布都邑苏痍伤。
摩挲此卷三太息,聊表先正诒方将。

白话文翻译:

在异时的河内初登上陆梁,谁是其间的统治者,是朱还是强。强公去世后,斩除了妖党,恩德重叠,国殇的旌旗飘扬。朱公却墨守成规,像一片黑色的叶子,遮蔽了心中的怀卫,如同蓉桑。时光流逝,三十年过去,事情已过,我常常想起张睢阳。皇上继续编纂功勋的记录,诏令祀奉名宦,表彰忠良。流传的芬芳和韵味无法被遮蔽,遗留下的墨迹开始瞻仰光辉。希望诗律能够传承杜甫、宗武的风范,风流韵致略近于元代的漫郎。朱公的家族是我的朋友,彼此情谊深厚,情感如肝肠相连。往昔的娇养如同娇嫩的苕玉,今天的柯条却已变得苍老。谏章在九门中震慑如虎豹,文事四海皆知如班扬。阿季的行能也是超越常人,轻松获得科举,如同掇拾筐中的东西。永远安慰老翁在山下的灵魂,九原之地一笑能够轩昂。近闻汴州大地赤裸,千里之地涤荡无粮食。析骸易子都已穷尽,公的旧部也在流亡。河北的荒芜交错相拥,关西的盗贼仍然猖獗。怎能像结交千辈,散布都邑以苏治伤痛呢?摩挲此卷,三声叹息,聊表对先正的惋惜。

注释:

  • 异时:指不同的时代。
  • 河内:古地名,此处指代一个历史背景。
  • 朱与强:朱公与强公,指两位历史人物。
  • 妖党:指反叛者或邪恶势力。
  • 墨守:指固执守旧。
  • 怀卫:指内心的守护与保护。
  • 张睢阳:历史人物,以英勇著称。
  • 吾皇:我们皇帝,表达对皇权的尊重。
  • 流芬远韵:流传的美好声韵。
  • 杜宗武:指杜甫等古代诗人。
  • 阿季:或指阿季行,指某个历史人物。
  • 九原:指墓地,象征逝去的灵魂。
  • 汴州:古地名,指代中原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仲明,号涤生,湖南长沙人,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参与者,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改革。他的诗风格严谨,常有深刻的社会寓意。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承载着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和历史人物的思考与追忆。诗中提到的朱公与强公,可能是曾国藩对历史忠臣的表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诗人通过怀念旧人来寄托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为核心,表达了曾国藩对忠良之士的崇敬与怀念。诗中将朱公与强公的事迹比拟,表现出对他们的忠诚和贡献的认可。诗人通过对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现了浓厚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特别是在提到“安得如结且千辈,散布都邑苏痍伤”时,诗人深切地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首诗不仅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情感的深邃,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与反思,深化了对“忠良”的理解,展现了作者的仁心与政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异时河内初陆梁,谁其御者朱与强:在不同的时代,有谁在治理这片土地,朱公还是强公?
  • 强公身死剪妖党,殊恩稠叠旌国殇:强公去世后,为国家斩除妖邪,恩德重叠,国殇的旌旗飘扬。
  • 朱公墨守一黑子,遮蔽怀卫如苞桑:朱公则固守成规,像一片黑色的叶子,遮蔽了内心的守护。
  • 时遒岁迈三十载,事过颇忆张睢阳:三十年过去,事情已过,我常常想起张睢阳。
  • 吾皇继序录勋伐,诏祀名宦褒忠良:皇上继续编纂功勋的记录,诏令祀奉名宦,表彰忠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遮蔽怀卫如苞桑”,用“苞桑”形容朱公的保守。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如“轻收科第如掇筐”,表达了科举制度的轻松获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臣的怀念与对社会变迁的关注,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人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展现了对国家前途的期待与对人民苦难的关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公与强公:象征忠臣与国家的守护者。
  • 黑子和苞桑:象征守旧与遮蔽的状态。
  • 九原:象征逝去的灵魂与历史的沉重。
  • 汴州:代表社会动荡与粮食匮乏的现实。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中意象丰富,朱公与强公的对比不仅体现了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也反映了对忠诚与坚守的深思。黑子与苞桑则象征着社会的保守与动荡,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公”象征什么?

    • A. 忠臣
    • B. 叛贼
    • C. 官僚
    • D. 商人
  2. “安得如结且千辈”中的“千辈”指代什么?

    • A. 亲友
    • B. 后代
    • C. 同志
    • D. 故人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悲伤
    • B. 忧虑
    • C. 喜悦
    •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李白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及人民苦难的关怀,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情感。
  • 《登高》:借景抒情,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本诗中的历史追忆相呼应。

参考资料:

  • 《曾国藩全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二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一 游衡山二首 其二 游衡山二首 其一 望月次紫珊韵 游黄杨岩 翠竹峰 淘金山 思古堂 偈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御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爪字旁的字 不期而会 温柔乡 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太平军 瓜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包含物的成语 雌霓之诵 危覆 夸能斗智 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整如一 附会 力字旁的字 岛瘦郊寒 衰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