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6:09
丛祠漠漠水烟空,好景当年付醉翁。
莫向荒芜歌水调,更无人泊藕花风。
在朦胧的水雾中,古老的祠堂显得渺小而空旷,美好的景象在往年已交给了醉酒的人。
不要在这荒凉之地再唱水边的曲调,因为这里已经没有人再停留在藕花飘散的风中。
“醉翁”一词可以追溯到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其中提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表明了沉醉于美好事物的心境。诗中提到的藕花,则与古代文人雅士常以荷花为题材的作品相呼应,荷花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情操。
刘应陛(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此诗作于许州,诗人游览西湖时未能如愿,因而对美好景象的渴望与失落交织,产生了深刻的感慨。诗中体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荒凉景象的失望。
在这首诗中,刘应陛通过描绘空旷的水面和荒凉的环境,传达了对美好景象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开头“丛祠漠漠水烟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个朦胧而神秘的场景,水面上升起的烟雾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空虚。接下来的“好景当年付醉翁”,则进一步引出诗人对往昔的感慨,醉翁在当时的美景中沉醉,而如今只剩下荒凉的回忆。
“莫向荒芜歌水调”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荒芜之地已无生气,唱歌似乎变得毫无意义。最后一句“更无人泊藕花风”,则道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原本生机勃勃的藕花如今也难觅其踪。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沉痛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荒凉的失落,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深刻的思考。
诗中“丛祠漠漠水烟空”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繁华的市场
B. 朦胧的水面
C. 热闹的庙会
“好景当年付醉翁”中的“醉翁”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一位喝酒的朋友
C. 享受美好景象的人
诗中提到的“藕花”象征着什么?
A. 爱情
B. 纯洁与美好
C. 生命的脆弱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主题相似,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