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09
残党分兵尽扑除,游魂多不返穹庐。
肃清执至龙颜喜,又奏淮西有捷书。
全诗翻译:
残余的敌军已经被彻底消灭,游荡的灵魂也多已不再返回故乡。朝廷肃清了内乱,龙颜(皇帝的脸)因此而欢喜,又传来淮西战线的捷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昂,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刘克庄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有金、蒙等强敌入侵,内有叛乱与动乱。刘克庄在此时创作此诗,旨在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与对胜利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胜利的渴望和对内乱清理的欣慰。开篇“残党分兵尽扑除”,直接揭示了国家敌人已被消灭的喜讯,表现出一种果敢与坚定的气魄;接着“游魂多不返穹庐”,则通过对游魂的描写,展现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诗的后半部分“肃清执至龙颜喜”,则强调了朝廷对于清理乱局的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的信心与希望。“又奏淮西有捷书”更是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传达了战斗胜利的消息,使人感受到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整首诗以战斗与胜利为主线,既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紧迫感,也渗透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百姓安宁的关切,展示了刘克庄作为一个诗人和政治家的深厚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胜利的庆祝和对和平的向往,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安宁的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残党”指的是什么?
A. 敌军
B. 朝廷官员
C. 平民
D. 战士
“游魂多不返穹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伤感
C. 喜悦
D. 无奈
诗中的“龙颜”指代谁?
A. 皇帝
B. 将军
C. 平民
D. 士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未来的希望,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刘克庄的诗更强调战斗的胜利和对清理乱局的欣慰。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