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2:09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作者: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
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
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
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
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
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
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
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
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
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
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
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
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
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在没有河流的天空中,轻纱般的云彩四卷而起,清风吹拂着空中,月光如水波般舒展。沙滩平静,水面安静,声影全无,一杯酒相伴,你应该来歌唱。
你的歌声悲酸,歌词也很苦,让我无法倾听,泪水止不住如雨般流下。洞庭湖连天,九疑山巍峨高耸,蛟龙时隐时现,猩猩在吼叫。
经历了十次生死才来到官府,孤独地隐居如同藏匿逃亡。下床时畏惧蛇和药,海风潮湿,熏呛着腥气和恶臭。
前天州前捶鼓,嗣皇继圣登上夔山。赦免书一天就能传播万里,所有大罪皆可免除。
迁移的人被追回,流浪的人也被召回,清洗污垢,恢复朝班。州里申明名号,家中却受到压制,坎轲只能到荆蛮去。
低贱的官员难以言说,免不了被打入尘埃。与我同辈的人多已成才,通往天路幽深而危险,难以攀登。
你且停下歌声,听我一曲,我的歌与你的有天壤之别。今夜明月特别多,人生在世由命而非他。
有酒不喝,难道还有什么可做的?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主张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重视诗词的内容与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八月十五中秋之夜,作者借中秋的明月与友人张功曹共饮,表达相思与抒怀,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融合了对中秋节的传统情感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描绘了明月、清风与宁静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对人生苦乐的思考。他通过对友人歌声的描写,表达了对彼此命运的感慨与无奈,展现出深厚的友谊和内心的孤独。
诗中反复出现的“歌”字,象征着人们借歌声抒发情感,但在命运的压迫下,歌声却变得酸苦。尤其是“人生由命非由他”的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奈感。最后,作者以“有酒不饮奈明何”结束,表达了对于现实的消极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珍惜,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人生由命非由他”这句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赦书”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