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3:23
原文展示:
百蝶仙裙风易袅。藕覆低垂,浅露惊鸿爪。元夕初过寒尚峭。呼别棹,雪花点点轻帆杪。别院羊灯收未了。高揭珠帘,特地留人照。众里偏他回避早。猜不到,罗帏昨夜曾双笑。
白话文翻译:
百蝶图案的仙裙随风轻轻摇曳。藕色的鞋覆盖着,低低垂下,隐约露出如惊鸿般的足迹。元宵节刚过,寒气依然逼人。呼唤着离别的船只,雪花点点落在轻盈的船帆上。别院的羊灯还未完全熄灭。高高掀起珍珠帘幕,特意留下灯光照亮。在众人中,偏偏他早早回避。猜不透,昨夜罗帐中曾有两人欢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增字渔家傲》是他在元宵节后创作的,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后,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余韵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节日氛围的留恋和对离别的不舍。诗中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百蝶仙裙”、“藕覆低垂”等,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个人的细腻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增字渔家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后的景象,通过对服饰、天气、灯光等细节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既热闹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百蝶仙裙风易袅”、“藕覆低垂,浅露惊鸿爪”等句,通过对女子服饰和姿态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女子的柔美。而“元夕初过寒尚峭”、“呼别棹,雪花点点轻帆杪”等句,则通过对天气和离别的描绘,表达了节日的余韵和离别的不舍。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留恋和对离别的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个人的细腻情感。诗中通过对服饰、天气、灯光等细节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既热闹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留恋和对离别的不舍。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百蝶仙裙风易袅”中的“袅”字是什么意思? A. 摇曳 B. 飘动 C. 轻盈 D. 柔美
诗中“藕覆低垂,浅露惊鸿爪”中的“惊鸿爪”比喻什么? A. 女子的足迹 B. 女子的容貌 C. 女子的服饰 D. 女子的姿态
诗中“元夕初过寒尚峭”中的“元夕”指的是什么节日? A. 春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诗中“呼别棹,雪花点点轻帆杪”中的“棹”指的是什么? A. 船桨 B. 船只 C. 船帆 D. 船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