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婆罗门令 九日

《婆罗门令 九日》

时间: 2025-05-07 10:25:35

诗句

渠去日一帆春水。

侬到日也一帆秋水。

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

无一语,只当相逢未。

霜风紧,霜叶脆。

上危梯,九日层楼倚。

楼头纵得潜携手,催去也,怨鹦鹉红嘴。

别时真惜,住也无计。

此恨绵绵,讵已每遇登高会,便洒登高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5:35

原文展示

婆罗门令 九日 朱彝尊 〔清代〕

渠去日一帆春水。侬到日也一帆秋水。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无一语,只当相逢未。霜风紧,霜叶脆。上危梯,九日层楼倚。楼头纵得潜携手,催去也,怨鹦鹉红嘴。别时真惜,住也无计。此恨绵绵,讵已每遇登高会,便洒登高泪。

白话文翻译

他离开时是一帆春水。我到来时也是一帆秋水。奇怪的是相逢之地,却不是我们约定的地方。没有一句话,就当作我们从未相逢。寒风凛冽,霜叶脆弱。登上高梯,九日的层楼上倚着。即使能在楼头悄悄携手,也催促着离去,怨恨那红嘴的鹦鹉。离别时真的珍惜,留住也无计可施。这种遗憾绵绵不断,每次遇到登高聚会,就会洒下登高的泪水。

注释

  • 渠去日:他离开的日子。
  • 侬到日:我到来的日子。
  • 翻不是相期地:却不是我们约定的地方。
  • 无一语:没有一句话。
  • 霜风紧:寒风凛冽。
  • 霜叶脆:霜打的叶子脆弱。
  • 危梯:高梯。
  • 九日层楼倚:九日的层楼上倚着。
  • 潜携手:悄悄携手。
  • 催去也:催促着离去。
  • 怨鹦鹉红嘴:怨恨那红嘴的鹦鹉。
  • 别时真惜:离别时真的珍惜。
  • 住也无计:留住也无计可施。
  • 此恨绵绵:这种遗憾绵绵不断。
  • 讵已:岂已。
  • 每遇登高会:每次遇到登高聚会。
  • 便洒登高泪:就会洒下登高的泪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朱彝尊在九日登高时所作,表达了对离别和遗憾的深切感受。诗中通过对春水、秋水、霜风、霜叶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重逢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重逢的期盼。诗中“渠去日一帆春水。侬到日也一帆秋水。”通过对春水和秋水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地点的失望和对命运的无奈。“霜风紧,霜叶脆。上危梯,九日层楼倚。”通过对霜风和霜叶的描绘,增强了诗中的孤寂和凄凉感。“别时真惜,住也无计。此恨绵绵,讵已每遇登高会,便洒登高泪。”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珍惜和对遗憾的深切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渠去日一帆春水。侬到日也一帆秋水。:通过对春水和秋水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2. 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表达了诗人对重逢地点的失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3. 无一语,只当相逢未。:没有一句话,就当作我们从未相逢,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无奈和失望。
  4. 霜风紧,霜叶脆。上危梯,九日层楼倚。:通过对霜风和霜叶的描绘,增强了诗中的孤寂和凄凉感。
  5. 楼头纵得潜携手,催去也,怨鹦鹉红嘴。:即使能在楼头悄悄携手,也催促着离去,怨恨那红嘴的鹦鹉,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重逢的期盼。
  6. 别时真惜,住也无计。此恨绵绵,讵已每遇登高会,便洒登高泪。: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珍惜和对遗憾的深切感受。

修辞手法

  • 对比:春水和秋水的对比,增强了时间的流逝感。
  • 拟人:鹦鹉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中的情感表达。
  • 象征:霜风和霜叶象征着孤寂和凄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重逢的期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重逢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秋水:象征着萧瑟和离别。
  • 霜风:象征着孤寂和凄凉。
  • 霜叶:象征着脆弱和无奈。
  • 危梯:象征着高远和孤寂。
  • 鹦鹉红嘴:象征着离别的无奈和重逢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渠去日一帆春水。侬到日也一帆秋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2. 诗中“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3. 诗中“别时真惜,住也无计。此恨绵绵,讵已每遇登高会,便洒登高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重逢的期盼。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重逢的期盼。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朱彝尊《婆罗门令 九日》: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重逢的期盼,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朱彝尊的诗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雨喜得王卿书问 赠李十六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送王使君移镇淮南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新丰主人 送时暹避难适荆南 芭蕉 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 陪南省诸公宴殿中李监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原雪 德言工容 江天一色 斤字旁的字 解放军 癶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醉目 欠字旁的字 森磢 示字旁的字 晚节不终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怯惰 包含斑的成语 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浊酒菲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