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3:08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
作者: 苏轼
先生真是地行仙,
住世因循五百年。
每向铜人话畴昔,
故教铁杖斗清坚。
入怀冰雪生秋思,
倚壁蛟龙护昼眠。
遥想人天会方丈,
众中惊倒野狐禅。
三年相伴影随身,
踏遍江湖草木春。
擿石旧痕犹作眼,
闭门高节欲生鳞。
畏途自卫真无敌,
捷径争先却累人。
远寄知公不嫌重,
笔端犹自斡千钧。
乐全先生真像地上的仙人,
在世间生活了五百年。
每当与铜像谈论过去,
他总是教导我,铁杖能与清风抗衡。
心中怀有冰雪,生出秋天的思绪,
依靠墙壁,像蛟龙一样安静地睡觉。
遥想人间与天上的会面,
在众人中惊倒了野狐禅。
三年相伴,影子伴我随行,
踏遍江湖,欣赏春天的草木。
在石头上留下的旧痕依然清晰,
闭门而立,志向高洁,欲求生存。
惧怕道路的艰难,自卫无敌,
争先捷径却反而累人。
远寄给知公的礼物不嫌重,
笔端仍可以翻转千钧之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清新,反映了其豁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与乐全先生的深厚友谊之际,表达了对先生的祝贺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友谊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乐全先生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与先生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和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开头以“地行仙”形容乐全先生的超凡脱俗,表现出对其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铜人话畴昔”则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时光,似乎在呼唤对过往亲切的回忆。
诗中“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两句,将乐全先生的淡泊与宁静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他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内心平和。接下来的“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禅宗的不满。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朋友的祝福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称乐全先生为“地行仙”,意指什么?
A. 生活在地球上
B. 超凡脱俗,像仙人
C. 生活在天上
诗中提到的“铁杖”象征什么?
A. 旧日的回忆
B. 坚韧与力量
C. 朋友的支持
“遥想人天会方丈”意指:
A. 希望与神仙相聚
B. 对于未来的迷茫
C.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