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众妙堂?广州何道士?

《众妙堂?广州何道士?》

时间: 2025-05-08 01:44:42

诗句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

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

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4:42

原文展示

众妙堂?广州何道士?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
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
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

白话文翻译

在静谧的众妙堂中,我独自观望这无数的妙境。万物纷繁各自归根,唯有在众中找到一条道路才能存活。道人早晨起床,打开东窗,坐在那儿像醉了一般,仿佛在享受日出的光辉。余光照在我的玻璃盆上,反射出窗前的清晰而温暖的光影。想要收集月亮的光辉,吞下太阳的灵魂,我又何必依赖日月的力量呢?

注释

  • 湛然:形容宁静的样子。
  • 无观:没有观察、没有观看。
  • 古真人:指古代的修道者或高人。
  • 芸芸:形容万物繁多,纷繁复杂。
  • 道士:修道之人。
  •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象征日出。
  • 月魄:月亮的精华。
  • 日魂:太阳的灵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博大的胸怀闻名于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涵盖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东坡体”。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于道教思想的理解及对自然的感悟。诗中表现了他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众妙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体现了他对道教思想的深入思考。全诗以“观”字为线索,开篇即提到“湛然无观古真人”,表明诗人对古代真人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何为“观”。在众多的事物中,诗人寻求“一道”,这表现了对真理的追求。在描绘道士晨起的画面时,诗人通过“扶桑暾”的意象,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息。最后,诗人借用“月魄”和“日魂”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思考,似乎在强调人应自我掌控,而非依赖外物。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渗透着哲学的思考,体现了苏轼兼具理性与感性的艺术风格。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深邃而丰富,给人以启迪,令人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湛然无观古真人:诗人以“湛然”形容一种宁静和深邃,表示古代的真人没有外在的观念和表象。
  2. 我独观此众妙门:强调诗人自己独立思考,试图通过众多现象找到内在的真理。
  3. 夫物芸芸各归根:指出万物纷繁复杂,各自有其本源。
  4. 众中得一道乃存:强调在众多事物中找到一条真理的道路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
  5. 道人晨起开东轩:描绘道士清晨开启窗户,象征希望与新生。
  6. 趺坐一醉扶桑暾:道士坐在那儿,似乎沉醉于自然之美,寓意心灵的宁静。
  7. 余光照我玻璃盆:光影的描写,暗示诗人内心的感悟。
  8. 倒射窗几清而温:窗外的光线反射在盆中,温暖而清澈,暗示内心的平和。
  9. 欲收月魄餐日魂:表达诗人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存在状态。
  10. 我自日月谁使吞:强调自我掌控,不依赖外在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魄”、“日魂”,通过自然现象比喻人的内在精神与追求。
  • 对仗:如“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将道士描绘得如同自然的一部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理,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内心平静和真理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众妙门:象征着通往真理的入口。
  • 扶桑:象征着光明与新生。
  • 月魄日魂:象征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称“古真人”是指什么?

    • A. 古代的普通人
    • B. 古代的修道者
    • C. 古代的王侯将相
  2. “欲收月魄餐日魂”中的“月魄”代表什么?

    • A. 月亮的形象
    • B. 月亮的精华
    • C. 月亮的影子
  3. 诗中“众中得一道乃存”的意思是?

    • A. 在众多事物中找到一条真理的道路
    • B. 在众多事物中寻找财宝
    • C. 在众多事物中迷失方向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众妙堂》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苏轼更关注内心的哲理与生命的探求,而李白则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

相关查询

莺啼序 其二 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 塞垣春(丙午岁旦) 沁园春(冰漕凿方泉,宾客请以名斋,邀赋)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花犯 其一 中吕商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玉楼春 京市舞女 烛影摇红·元夕雨 垂丝钓近·云麓先生以画舫载洛花宴客 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巳字旁的字 坐髀 别作一眼 匸字旁的字 零敲碎受 冲喜 食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道弟称兄 象结尾的成语 滔滔滚滚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儿字旁的字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异口同声 单务 矞皇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