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0:13
西山落日浴长江,并贯清溪作一光。
千嶂围来天四合,孤城涌出水中央。
楼台王塔云间见,杨柳金堤镜里长。
客子要穷秋浦眼,翠微亭上上清旁。
西山的落日洒下光辉,照耀着长江,并与清溪交织成一片光明。
千山环绕,天际仿佛合拢,孤独的城池像水中涌出的一样。
楼台和王塔在云间若隐若现,杨柳映照在金色的堤岸上,宛如镜子中的景象。
远客想要尽情欣赏秋浦的美景,就得登上翠微亭,靠近上清的地方。
在古代诗词中,山水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理想。翠微亭、秋浦等地名在历史上与文人雅士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此诗中提到的翠微亭,可能是指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杨万里(1138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以豪放清新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游历齐山寺,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内心的宁静,借此写下对山水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
杨万里的《从提举黄元章登齐山寺,后上清岩翠微亭。望》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西山落日的赞美和对江河湖海的热爱。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开头两句描绘了落日与清溪交融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观。接着,通过“千嶂围来天四合”,诗人传达出一种天地合一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又广阔的空间感。孤城涌出水中央的意象,既有孤独感,又有生机,仿佛在暗示着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伟大。
后半部分,楼台王塔的出现,增添了人文气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强调了远客对秋浦美景的渴望,翠微亭则是诗人心灵栖息的理想之地,寓意深远。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同时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浦”指的是哪种景色?
“千嶂围来天四合”中的“千嶂”指的是什么?
诗人的理想栖息地是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