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李大都护

《送李大都护》

时间: 2025-05-07 22:34:27

诗句

单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27

原文展示:

送李大都护
常建 〔唐代〕

单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白话文翻译:

虽然与敌人没有交战,但都护的事务却是与边疆息息相关。
您在幕府中掌握机密,能够安抚高士的心情。
海边初月将近,戈壁中愁绪弥漫。
向西望去,像是郭氏的孩子,将要泪流满襟。

注释:

  • 单与:单独和敌人。
  • 都护:指边疆的统治者或军事指挥官。
  • 幕中秘:指在幕府中掌握的秘密。
  • 高士:指高尚的士人。
  • 海头:指海边。
  • 初月:指新月,象征希望与新生。
  • 碛里:戈壁沙漠中的地方。
  • 郭犹子:郭氏的孩子,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人物,表达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都护”一词在古代多用于指代边疆地区的统治者,反映了唐代对边疆事务的重视。诗中提到的“高士”可能指代当时追求理想与安居乐业的士人,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心与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建,字景仁,唐代人,以诗歌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常建为李大都护送行之际,表达了对他即将踏上征途的忧虑与关心,尤其是边疆事务的复杂与艰辛。

诗歌鉴赏:

《送李大都护》是一首情感深沉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边疆事务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开篇“单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即便不交战,边疆事务的复杂与深重,暗示了战争与和平的微妙关系。接下来的“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则进一步突出了李大都护的责任与使命,展现了诗人对他的信任与期待。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初月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而戈壁的愁绪则反映了边疆战士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以郭氏的孩子作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牵挂与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单与虽不战:即使不与敌人开战,边疆的事务依然繁重。
  • 都护事边深:都护的职责与事务与边疆的安危息息相关,责任重大。
  • 君执幕中秘:你在幕府中掌握着重要的机密。
  • 能为高士心:你能够安抚那些高尚士人的心情,展现你的能力与智慧。
  • 海头近初月:描绘出海边的美丽景象,初月象征着新的希望。
  • 碛里多愁阴:戈壁沙漠中的阴郁与愁绪,暗示着边疆生活的艰辛。
  • 西望郭犹子:向西望去,思念那位郭氏的孩子,感情深厚。
  • 将分泪满襟:将要与朋友分别,心中充满了泪水与不舍。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海头近初月”与“碛里多愁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氛围,表现了希望与忧愁并存的复杂心情。

意象分析:

  • 海头: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代表美好的未来。
  • 初月:代表新开始的希望,反映出对未来的期待。
  • 碛里:象征艰辛与困苦,表现出边疆生活的艰难。
  • 郭犹子:象征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都护”指的是什么? A. 边疆的统治者
    B. 平民百姓
    C. 文人雅士

  2. 诗的最后一句“将分泪满襟”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舍与悲伤
    C. 平静

  3. 诗中“海头近初月”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绝望
    B. 希望与新生
    C. 迷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常建的《送李大都护》与王之涣的《送别》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前者更多地关注于边疆事务的复杂与责任,后者则侧重于对离别时光的感慨与忧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呈现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查子 其二 为友寄远 生查子 其四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晴色入青山) 生查子·软金杯 生查子·诉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前却 晩半天儿 神清气茂 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包含饤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胆战心惊 白字旁的字 降俘 殷天动地 见字旁的字 按纳不住 生遂 卖爵 黄梁一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