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27
送李大都护
常建 〔唐代〕
单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虽然与敌人没有交战,但都护的事务却是与边疆息息相关。
您在幕府中掌握机密,能够安抚高士的心情。
海边初月将近,戈壁中愁绪弥漫。
向西望去,像是郭氏的孩子,将要泪流满襟。
“都护”一词在古代多用于指代边疆地区的统治者,反映了唐代对边疆事务的重视。诗中提到的“高士”可能指代当时追求理想与安居乐业的士人,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心与寄托。
常建,字景仁,唐代人,以诗歌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风格独特。
这首诗写于常建为李大都护送行之际,表达了对他即将踏上征途的忧虑与关心,尤其是边疆事务的复杂与艰辛。
《送李大都护》是一首情感深沉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边疆事务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开篇“单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即便不交战,边疆事务的复杂与深重,暗示了战争与和平的微妙关系。接下来的“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则进一步突出了李大都护的责任与使命,展现了诗人对他的信任与期待。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初月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而戈壁的愁绪则反映了边疆战士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以郭氏的孩子作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牵挂与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海头近初月”与“碛里多愁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氛围,表现了希望与忧愁并存的复杂心情。
诗中提到的“都护”指的是什么?
A. 边疆的统治者
B. 平民百姓
C. 文人雅士
诗的最后一句“将分泪满襟”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舍与悲伤
C. 平静
诗中“海头近初月”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绝望
B. 希望与新生
C. 迷茫
常建的《送李大都护》与王之涣的《送别》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前者更多地关注于边疆事务的复杂与责任,后者则侧重于对离别时光的感慨与忧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呈现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