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24
拂罢红珠斗帐,两叶宫眉相向。
宝奁频展不成妆,懒照秋来模样。
更头孤雁到,拖带过雨声一晌。
凄凄戚戚是侬心,怨煞败荷残响。
轻轻拂去帐子上的红珠帘,两道细眉在秋光中相对而望。
宝贵的妆盒频繁打开却无法化妆,懒得照镜子看自己秋天的模样。
更有那孤雁飞来,带着雨声在空中回响。
凄凉悲伤的情绪正是我此刻的心情,怨恨那败落的荷叶和残余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绮,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时代。她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吴绮在诗词中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忆萝月 秋闺听雨》写于秋季,诗人身处闺阁,听雨思绪万千。秋天象征着凋零与孤独,诗人在此时更感内心的孤寂与惆怅,作品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孤独感和对爱情、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开头的“拂罢红珠斗帐”描绘了一个华美的闺房场景,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懒散。即使在这样一个富丽堂皇的环境中,诗人却无法化妆打扮,只能懒散地看着秋天的模样,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更头孤雁到,拖带过雨声一晌”,孤雁的到来,带来了雨声,仿佛将诗人的孤独感加剧。孤雁不仅象征着远离,更是孤独的化身,雨声则是内心感受的外化,凄凉而又真实。最后一句“怨煞败荷残响”更是将诗人的心情推向高潮,怨恨的情感交织着对过往的怀念,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世界,融合了自然景象与心情,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怅惘,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孤寂与内心的凄凉,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对爱情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主题围绕着孤独、失落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拂罢红珠斗帐”中的“红珠”主要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孤独
c) 伤感
d) 自然
“更头孤雁到”中的孤雁象征什么?
a) 远方
b) 希望
c) 孤独
d) 快乐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失落与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内心情感,尤其是在孤独与思念方面。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深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