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2:49
不茶不酒。松了衣双扣。心是梧桐身是柳。到得秋来都瘦。日间略可眉颦。一灯上过销魂。偏是天公无赖,近来只惯黄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描绘了孤寂的情绪。诗中提到没有茶酒的陪伴,衣衫松弛,心如梧桐,身似柳,隐喻着心情的凋零和无奈。到了秋天,万物都显得瘦弱。白天时偶尔会皱眉,夜里灯下则感到无比的凄凉,偏偏老天也无情,最近的黄昏似乎变得更加频繁。
赵庆熹,清代诗人,擅长抒情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之时。社会环境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人在此诗中倾注了对季节变化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孤独的思索。
《忆萝月》是一首深具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在其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了秋天的孤寂与凄凉。诗的开头“没有茶酒”,直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以言说的苦楚。接着,“松了衣双扣”不仅映射了诗人生活的随意与懈怠,更暗示着他心灵深处的无奈与沉重。
“心是梧桐身是柳”,诗人用这两种植物的特性来比喻自己,梧桐象征着孤寂、忧伤,而柳树则柔软而易折,二者结合,深刻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到来之际的脆弱与凋零。随着秋天的来临,诗人感受到周遭事物的萧条与凋零,内心的感受也愈发沉重。
而“日间略可眉颦”与“一灯上过销魂”形成鲜明对比,白天的微愁与夜晚的失落交替出现,使得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複杂与矛盾。最后一句“偏是天公无赖,近来只惯黄昏”,将诗人的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不满,仿佛感受到天公的无情对人心的冷漠。
整首诗以清雅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展现出秋天的孤独与思索,使人感同身受,反思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秋天,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诗中提到“没有茶酒”,这代表了什么情感?
“心是梧桐身是柳”中,梧桐象征什么?
“偏是天公无赖”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