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将赴京留献令公

《将赴京留献令公》

时间: 2025-04-23 19:16:44

诗句

沙鹤惊鸣野雨收,大河风物飒然秋。

力微恩重谅难报,不是行人不解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6:44

原文展示:

将赴京留献令公
沙鹤惊鸣野雨收,大河风物飒然秋。
力微恩重谅难报,不是行人不解愁。

白话文翻译:

将要前往京城,献上我的敬意给令公。
沙洲上的鹤儿惊叫,野外的雨水刚刚停歇;
河流的景色在秋风中变得清新而萧瑟。
我能力微薄,恩情重大,难以报答,
并不是行人不理解我的忧愁。

注释:

  • 沙鹤:沙洲上的白鹤,象征宁静和孤独。
  • :鸟叫声,带有惊慌之意。
  • :停止,雨水刚刚停下。
  • 飒然:形容风景清新、萧瑟的样子。
  • 力微恩重:力量微薄,恩情重大,表达了对恩人的感激。
  • 行人:路上的人,指代他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字季兰,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40年左右,卒年不详。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卢纶将要前往京城期间,意在表达对恩公的敬意与感激,同时也流露出离别的愁绪。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十分常见,许多诗作便是以这种心境为基础。

诗歌鉴赏:

此诗中,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秋天的清新与静谧,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沙鹤的惊鸣与野雨的停歇,象征着一种突如其来的变故或情感的波动,表现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忧虑。在后两句中,诗人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尽管对恩公的感激之情无以回报,但他并不希望他人误解自己的愁苦。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恩情的感怀,也是对自身能力的自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诗人内心的忧愁更为深刻。诗中展现出的对人生经历的思考,也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单纯的离别情感,给予读者更深的共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沙鹤惊鸣野雨收:描写自然中的沙洲与白鹤,表现出雨停后的宁静与不安。
  2. 大河风物飒然秋:形容秋天的河流景色,给人清新而略显萧瑟的感觉。
  3. 力微恩重谅难报:自觉能力不足,难以报答恩公的深厚情谊。
  4. 不是行人不解愁:强调自己的愁苦并非他人无法理解,而是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沙鹤”“大河”描绘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构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沙鹤的“惊鸣”给人以情感的共鸣,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恩公的感激与无能为力的矛盾心情。诗人将离别与感恩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鹤:象征孤独与惆怅,白鹤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野雨:象征突如其来的变化与不安。
  • 大河:寓意着人生的波澜与丰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写了秋天的风景? A. 沙鹤惊鸣野雨收
    B. 力微恩重谅难报
    C. 大河风物飒然秋
    D. 不是行人不解愁

  2. 诗中提到的“行人”指的是什么? A. 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路上的人
    D. 恩公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期许与祝福。
  • 《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卢纶此诗的离别愁绪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馀干史子固本知县趋朝便舟见访以四绝句叙旧 送腊 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 祁门道中即事 潘景泰知县挽章 戏集少陵句 陪漕使春日吴江之集戏赠元理森父 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 后溪先生刘阁学挽章三首 挽蔡祭酒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星石 家人父子 面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嗝顿 乱真不辨 罚薄不慈 非字旁的字 竟界 得人为枭 一子失着,满盘皆输 十开头的成语 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匕字旁的字 奈上祝下 祖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