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1:34
幽沈谢世事,俛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事务的淡泊与对读书的热爱。诗中写道,沉幽寡言的我远离世事,默默地观察历史的兴衰变迁。我纵观古今,思绪起伏,时而欢欣,时而感伤。书卷在手,往来翻阅,身心沉浸其中,却又时常被外界的纷扰所打扰。夜晚无人与我相谈,唯有竹简相伴,疲惫时我便躺下,沉沉入睡。醒来后伸展四肢,吟咏自得其乐。尽管心中有得意,但我并不想成为世俗的儒者,讲尽了道理就不再言说,洒脱而不受拘束。聪明人让我显得笨拙,智慧者让我显得愚钝。读书让我自得其乐,何必拼命追求世俗的劳苦。珍视你这六尺身体,莫要被名利所驱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见长,尤其擅长古文运动,提倡简练的文风。柳宗元的诗歌风格清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读书》写作于柳宗元贬谪期间,因政治斗争被贬至永州。在孤独的环境下,他愈加投入于书籍和思考,反映出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看淡。
柳宗元的《读书》展现了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的思考,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透露出一种对尘世的超脱与对知识的执着。诗中描绘的读书场景充满了恬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在书卷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柳宗元通过对古今的思考,揭示了历史的起伏与人生命运的无常。他虽处于被贬的境地,却依然能在书中找到慰藉,体现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对知识的崇敬。
诗中“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一语,表达了他不愿被世俗名利所驱动的态度,强调了知识和内心的愉悦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坚持与对浮华世界的拒绝,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展现了柳宗元个性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名利的蔑视,倡导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满足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书卷和竹简象征着知识与智慧,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求;而“灵府”则反映了他内心的追求与渴望,体现了文化与精神的交融。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唐虞”指代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书史足自悦”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