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20
原文展示:
送福建李大夫 薛能 〔唐代〕
洛州良牧帅瓯闽,曾是西垣作谏臣。 红旆已胜前尹正,尺书犹带旧丝纶。 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行过小藩应大笑,只知夸近不知贫。
白话文翻译:
洛州的优秀牧守率领着瓯闽地区,曾经在西垣担任谏臣。 红色的旗帜已经胜过了前任的尹正,书信中还带着旧时的丝带。 秋天来了,海上有来自幽都的雁,船到了城中增添了外国人。 经过小藩国时应该大笑,只知道夸耀近处的繁华却不知贫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是薛能为送别福建李大夫而作,表达了对李大夫的敬佩和对边远地区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薛能在李大夫即将赴任福建时所作,通过描绘李大夫的过往经历和即将面临的景象,表达了对李大夫的敬意和对边远地区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大夫过往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李大夫的威望和边远地区的特色。首联赞扬了李大夫的才能和地位,颔联通过书信和旗帜的细节,暗示了李大夫的连续性和权威。颈联以秋雁和外国人的到来,象征了边远地区的开放和多元。尾联则通过对比,提醒人们不应只看到近处的繁华,而忽视了贫困的存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李大夫的敬佩和对边远地区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洛州良牧帅瓯闽,曾是西垣作谏臣。
红旆已胜前尹正,尺书犹带旧丝纶。
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行过小藩应大笑,只知夸近不知贫。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李大夫的赞扬和对边远地区的描绘,表达了对李大夫的敬佩和对边远地区的关注,提醒人们不应只看到近处的繁华,而忽视了贫困的存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红旆”象征什么? A. 权威 B. 连续性 C. 开放 D. 多元 答案:A
诗中的“秋来海有幽都雁”象征什么? A. 权威 B. 连续性 C. 开放 D. 多元 答案:D
诗中的“行过小藩应大笑”表达了什么? A. 对贫困的关注 B. 对繁华的夸耀 C. 对边远地区的关注 D. 对李大夫的敬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