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泛春池

《泛春池》

时间: 2025-05-02 13:20:39

诗句

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

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

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

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

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

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39

原文展示

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
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
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
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
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
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

白话文翻译

在白蘋生长的湘渚旁,水波轻轻荡漾,绿竹掩映的溪口,远远在天边各有一处。美丽的景色并非我的所有。在这庭院中,水和竹子交错成趣,霜白的竹子在微风中摇曳,烟波迷蒙的水面上有六七亩的面积。清澈的水波在阶梯间轻轻荡漾,微浑的水面映照着窗户。水面上细腻的波纹,宛如镜子般清澈无垢。主人过桥而来,两个小童扶着一位老者,生怕污了清澈的水波,先把衣服上的尘埃抖落。水面上一只小船,船中有一壶美酒。酒开后船不再系缆,随意漂流,或在蒲浦前游荡,或在桃岛后停泊。未曾拨落杯中的花,柳枝轻轻拂面。半醉迷失在此,倚靠船边回首望去。不知这里何处,是否依然是人间?谁知这水道是何时开凿,几位主人曾在此传承?杨家早已远去,田氏的日子也不会长久。天赐我与水的情缘,终究会落到我的手中。

注释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江河湖泊边,形象优雅。
  • 湘渚:湘水的滩涂,渚意为水边的沙洲或小岛。
  • 霜竹:形容竹子在霜冻后显得更加清冷,增加了诗句的意境。
  • 澹泞:形容水面宁静而带点浑浊。
  • 尘缨:指衣服上的尘埃和流苏。
  • 蒲浦桃岛:可能是指水中的一些特定地名或景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关怀著称。他的诗歌以叙事和抒情见长,作品广泛涵盖了社会民生、个人情感等题材。

创作背景

《泛春池》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春日的游览场景不仅是一种闲适生活的写照,更是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泛春池》是一首描绘春日游赏的诗,整首诗在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场景描绘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即以“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引入,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诗中通过对水、竹、舟等元素的描写,渗透出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哲学。特别是“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在小舟中品酒,仿佛是在享受人生的短暂与美好。同时,诗人对人间情感的思考也在诗中逐渐显现,尤其在“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一句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生活本质的探讨,诗人既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人世变迁的无奈与思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蘋湘渚曲:描绘湘水边的白蘋景色,给人一种曲折幽静的感觉。
  • 绿筱剡溪口:绿竹掩映的溪口,增添了生机与活泼。
  •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强调美景虽好,却不是自己的所有,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 何如此庭内,水竹交左右:表现庭院的幽静,水与竹的交融。
  • 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描写竹子的数量与水面的辽阔。
  • 泓澄动阶砌,澹泞映户牖:清澈的水与窗户的映照,展现出美丽的景象。
  •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比喻水面的清澈,反映出细腻的纹理。
  • 主人过桥来,双童扶一叟:描写主人与随行童子,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场景。
  • 恐污清泠波,尘缨先抖擞:表现对清水的珍惜与敬重。
  • 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小舟与酒的描写,构成一种闲适的生活氛围。
  • 酒开舟不系,去去随所偶:酒醉后任由小舟漂流,体现自然随性。
  • 或绕蒲浦前,或泊桃岛后:描绘舟行的自由与随意。
  • 未拨落杯花,低冲拂面柳:在微醉中与自然亲密接触。
  •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半醉的状态中,回首往事。
  • 不知此何处,复是人寰否:对现实的迷惘与思考。
  • 谁知始疏凿,几主相传受:对水道历史的追溯与感慨。
  • 杨家去云远,田氏将非久:历史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 天与爱水人,终焉落吾手:最终对自然和人情的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面清无垢”,将水面比作镜子,强调其清澈。
  • 对仗:如“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低冲拂面柳”,柳树似人般轻柔地拂动,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其淡泊名利的心态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蘋:象征着纯洁与自然的美。
  • 霜竹: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 小舟:象征着自由与随性。
  • :象征着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泛春池》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2. 诗中“波上一叶舟,舟中一尊酒”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生活的烦恼
    B. 自然的和谐美
    C. 社会的压力

  3.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中的“信美非吾有”表示: A. 对美景的占有欲
    B. 对美的谦虚态度
    C. 对美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对比白居易的《泛春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白居易更注重生活情趣与人事的流转,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孤寂与自我反思,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浣溪沙 乙未偕道清避暑竹西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奉酬抚五归燕之什,即用原韵 浣溪沙 悼红二首 其二 浣溪沙平韵十四部 其十四 浣溪沙 为引之题莺天笛夜图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注错 矢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白字旁的字 神出鬼入 狐裘蒙戎 不拔一毛 冷冻 包含拉的成语 证龟成鳖 必争之地 酉字旁的字 灵均 卤字旁的字 矢志不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