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伊州

《伊州》

时间: 2025-04-27 06:23:46

诗句

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

亦应不得多年听,未教成时已白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3:46

原文展示:

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亦应不得多年听,未教成时已白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年老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老了之后,我们将如何散去这些老年的愁苦呢?如今小玉(可能是指某种乐器或歌手)在唱《伊州》,我也只能听这歌,却不知道能再听多久。等到再也听不成的时候,我的头发已经白了。

注释:

  • 老去:年老、衰老。
  • :释怀、抛开。
  • 老愁:年老时的忧愁。
  • 小玉:可能指一种乐器,或是歌者名。
  • 伊州:古地名,常用作诗词中美好事物的代称。
  • 亦应不得:也许再也听不到。

典故解析:

“伊州”在唐代诗词中常被用作表达思乡、怀旧的意象。它可能源于现实中的地名,亦是情感寄托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深刻的社会内容而闻名,尤其在政治、民生方面的关怀使得他的作品有着广泛的影响。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诗人对人生、时光的思考与总结之际。此时白居易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于死亡与老去的感悟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老去”的思考,不仅表现了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也流露出一丝对美好回忆的渴望与惋惜。诗中提到的“小玉”唱《伊州》,既是对音乐的喜爱,也象征着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一种普遍的人生哲学,令人深思。诗人在面对老去时的心态,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唤起对生命、时间与自我的思考。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老去将何散老愁”:表达了诗人对老年忧愁的无奈与追问,似乎在探讨如何解脱。
  • 第二句“新教小玉唱伊州”:通过“新教”引入新的音乐,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期望,尽管老去,但仍要欣赏美好。
  • 第三句“亦应不得多年听”:感慨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常与遗憾。
  • 第四句“未教成时已白头”:强烈的时间感,强调了未能完成的遗憾与白头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去”与“新教”,“散老愁”与“唱伊州”,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愁”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年老为背景,探讨时间流逝带来的忧愁与遗憾,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意象分析:

  • 老愁:象征着衰老与人生的无常,代表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忧虑。
  • 小玉: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代表着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玉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位歌者
    c) 以上皆是
    d) 无法判断

  2. 诗中提到的“伊州”象征什么? a) 一种忧愁
    b) 美好的过往
    c) 未来的希望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以上皆是
  2. b) 美好的过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李白在表达老年感悟时,白居易更显细腻与内省,而李白则常常以豪放之态面对人生,二者风格各异,体现了不同的诗人情怀。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追和及甫雪 九月十八日夜泊刘郎浦二绝 赵忠简孙璧见过有诗用韵 悯农 阻风呈赵史君 其三 移居西郭重楼 仙鹤楼避暑 中春望后一日登铃珑 正月三日同莫干祝法游东西园 谨和老人明朝中春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侃侃而言 五积六受 问数 无字旁的字 大厦将颠 耽尚 断决如流 西字头的字 包含陨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遗奸 铁炮 竖心旁的字 溷屏 望洋惊叹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