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0:12
云巘分佳茗,风潭矗怪松。
书疑黄石授,税可紫芝供。
抵玉那惊鹊,探珠欲近龙。
晚来听近雨,乞水濯尘容。
在云雾缭绕的山巅,茶香四溢;在风声阵阵的潭边,奇松高耸。书卷上似乎有黄石先生的传授,税收的收入可以供奉紫芝。抵达玉山时,那惊艳的鹊鸟在空中飞舞;探寻珠宝时,仿佛要接近龙的所在。傍晚时分,听着细雨临近,恳求清水来洗净尘埃。
李易,宋代诗人,生平与创作活动不详,但其作品多呈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仙人洞》创作于一个寻幽探胜的时刻,诗人或许是在一次游历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幽静,借以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仙人洞》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隐士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用“云巘分佳茗,风潭矗怪松”描绘了一个云雾缭绕、松树高耸的幽静山谷,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书疑黄石授”,暗示了他对古代贤者智慧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求知的态度。
后面的“抵玉那惊鹊,探珠欲近龙”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一句“晚来听近雨,乞水濯尘容”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清净的渴望,恳求自然给予洗净尘世的机会。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理想生活的心境,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宁静、清净生活的渴望,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云巘分佳茗”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山巅的茶香
b) 水边的鱼
c) 夜晚的星空
答案:a
“黄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自然
答案:b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然与清净生活的热爱
c)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b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易的《仙人洞》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隐士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