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7:04
隔岸晴川影,帆墙触浪奔。
禹功江汉大,楚俗鬼神尊。
地湿阴常盛,天低日易昏。
荒洲犹寂寞,词赋拟招魂。
这首诗描绘了隔岸晴朗的河流倒影,船帆在波浪中奔腾。提到大禹的功绩在江汉地区延续,楚地的风俗中尊敬鬼神。湿润的土地常常阴冷,天空低沉,日头容易昏暗。荒凉的洲滩依旧显得寂寞,诗人想用词赋来召唤亡灵。
作者介绍:曹申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多反映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曹申吉游历武昌时写下的,反映了他对周围景色及人文历史的思考,尤其是对楚地文化的关注。
《武昌杂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武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历史思考。"隔岸晴川影,帆墙触浪奔",开头便以清晰的画面引入,描绘出晴朗的河流和奋勇向前的船只,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禹功江汉大,楚俗鬼神尊”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渊源结合,展现了大禹治水的伟大成就和楚地人民对鬼神的崇敬,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接着“地湿阴常盛,天低日易昏”则转向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现出一种阴沉和寂寞的气氛,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情绪。最后“荒洲犹寂寞,词赋拟招魂”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试图通过诗歌来唤醒逝去的灵魂,显示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强烈关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展现了曹申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诗中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主要是如何的?
诗人想通过词赋召唤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申吉的《武昌杂诗》与王之涣的《登高》都涉及到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但曹申吉更注重对文化传统的反思,而王之涣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