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2:26
月下笛 秋雾
作者: 杜贵墀 〔清代〕
诗歌内容:
十里埋山,瞢腾似梦,渐将成雨。
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
登高约近增惆怅,怕隔断钿车旧路。
记残月笼鞭,斜阳唤渡,几番迷误。
烟树,昏如暮。
料影障芦江,认帆何处?
横波怨汝,短长桥与遮住。
怕教望见残阳缕。
又暗向西风泪注。
想润透,彩云衣,犹倚江枫不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在月下笛声中感受到一股梦幻般的情景。十里山路如梦似幻,渐渐地雾霭弥漫,似乎要下雨。朦胧中,天边偶尔传来雁群的鸣叫。登高远望,愈加增加了心中的惆怅,担心旧时的路途被隔断。想起那残月照在马鞭上,斜阳唤醒渡船,经历了几次迷失方向。烟雾缭绕的树木,昏暗得如同黄昏。想要辨认芦江的影子,却找不到帆船的方向。横波在怨恨你,短桥和长桥都被遮挡。害怕见到残阳的几缕余晖,心中又向西风流下泪水。想要让彩云的衣裳润湿,仍然倚靠在江边的枫树下不愿离去。
杜贵墀,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风典雅,擅长表达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常以细腻的笔触反映社会生活。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
《月下笛 秋雾》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十里埋山,瞢腾似梦,渐将成雨”便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移,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这个秋日的傍晚,仿佛一切都在慢慢消逝,令人感到无比伤感。
“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一句,利用“雁”的意象传达了秋天的凄凉,雁阵南飞更是映衬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登高约近增惆怅,怕隔断钿车旧路”来表达自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交织着自然与人心的变化,展现了深邃的情感。每一处景象都与情感相连,使得整首诗在描写秋雾的同时,浸透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结尾部分,诗人对彩云和江枫的依恋,表明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不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里埋山,瞢腾似梦,渐将成雨。
描绘了一条如梦似幻的山路,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梦境般的感觉,预示着即将降临的秋雨。
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
朦胧的水面上,远处传来雁群的鸣叫,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登高约近增惆怅,怕隔断钿车旧路。
登高望远只让惆怅加深,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担心与旧时的路途再无交集。
记残月笼鞭,斜阳唤渡,几番迷误。
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实的迷失交织,残月与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无情。
烟树,昏如暮。
烟雾缭绕,树影模糊,营造出一种深沉的黄昏气氛。
料影障芦江,认帆何处?
想要辨认江边的影子,却找不到航行的方向,暗示人生的迷惘。
横波怨汝,短长桥与遮住。
自然的波动与桥的遮蔽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失落。
怕教望见残阳缕。
害怕看到夕阳的余晖,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又暗向西风泪注。
向着西风暗自流泪,表达了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想润透,彩云衣,犹倚江枫不去。
期盼着让彩云的衣裳润泽自己,依然倚靠在江边的枫树下,表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安,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十里埋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迷茫
C. 激动
“冥漾里,天际惟闻雁时语”中的“雁”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离别与思乡
B. 欢快与幸福
C. 战争与冲突
诗中提到的“钿车”象征什么?
A. 现代交通
B. 旧时美好记忆
C. 富贵与奢华
《月夜忆舍弟》与《月下笛 秋雾》均借助月光表达思念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亲情,后者则专注于人生的孤独与惆怅。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呈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