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6:00
月满层城,秋声变了,乱山飞雨。哀鸿怨语。自书空背人去。危阑不为伤高倚,但肠断衰杨几缕。怪玉梯雾冷,瑶台霜悄,错认仙路。延伫,销魂处。早漏泄幽盟,隔帘鹦鹉。残花过影,镜中情事如许。西风一夜惊庭绿,问天上,人间见否?漏谯断,又梦闻孤管,暗向谁度。
月光洒满了城头,秋天的声音变得不同了,山间雨水纷飞,哀伤的鸿雁发出怨言。我自书信却只剩空背,倚在高栏杆上并没有受到伤害,但心中却为几缕衰杨而断肠。奇怪的是,玉阶上雾气寒冷,瑶台上霜雪悄然,我竟错认了那通往仙境的道路。停留在此,真是销魂的地方。早已泄露的幽幽盟约,隔着帘子只听见鹦鹉的低语。残花在影中飘荡,镜子里情事如同这般。西风一夜惊醒了庭院的绿意,问天上,那人间可曾见过?漏尽了时光,又在梦中听闻孤独的笛声,暗自向谁诉说呢?
郑文焯(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君方,号梅溪,江苏人。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用自然景物映衬情感,富有音乐性。
此诗作于戊戌年八月,正值秋季,诗人在王禦史宅中宿夜,偶然听到邻居吹笛,感受到笛声带来的情感共鸣,因而作此诗。诗中充满了对离愁和孤独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月下笛》通过月光、秋声、飞雨等自然景象,勾勒出一个悲伤而又缠绵的夜晚。诗人在夜雨中感受到孤独与思念,笛声成为触发情感的媒介。诗的开头便以“月满层城,秋声变了,乱山飞雨”引入,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表现出自然界与内心情感的共鸣。接着,诗人以“哀鸿怨语”表达离愁别恨,显示出对于人事的无奈。
诗中多次提及“冷”、“霜”、“孤”等意象,表现出深秋的寒冷和内心的孤寂。尤其在“怪玉梯雾冷,瑶台霜悄”中,诗人通过对仙境的描写,反衬出现实生活的孤独和失落。最后一句“漏谯断,又梦闻孤管,暗向谁度”更是将孤独和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笛声的孤寂似乎在呼唤着某种无法触及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思考与感受,体现了清代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开,表现出诗人对于离别的感伤和对往事的追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折射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哀鸿”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怪玉梯雾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