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3:50
原文展示:
浣溪沙(迎春日作) 作者:丘崈 〔宋代〕
胜子幡儿袅鬓云。 钗头绝唱旧曾闻。 江城喜见又班春。 拂柳和风初有信, 欺梅残雪已无痕。 只应笑语作春温。
白话文翻译:
在这迎春的日子里,美丽的幡儿轻轻摇曳,如同鬓边的云彩。 曾经听过的绝妙歌声,如今在钗头上回响。 江城的人们欣喜地迎接春天的再次到来。 和煦的春风轻拂柳枝,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残雪欺压梅花的日子已经过去,不留痕迹。 只应有欢声笑语,温暖这春天的气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崈,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这首《浣溪沙》是在迎春日所作,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捕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天到来之际,诗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特别是春风的和煦与残雪的消融,以及人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迎春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喜悦。诗中“胜子幡儿袅鬓云”一句,以幡儿的轻盈飘动比喻春天的轻盈与美好,形象生动。“钗头绝唱旧曾闻”则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妙歌声,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江城喜见又班春”直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再次到来的喜悦。后两句“拂柳和风初有信,欺梅残雪已无痕”则巧妙地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春风带来了春天的消息,而残雪的消融则象征着冬天的结束。最后一句“只应笑语作春温”以欢声笑语作为春天的温暖象征,传达了春天的温馨与欢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迎接春天的到来,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胜子幡儿袅鬓云”中的“袅鬓云”比喻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轻盈与美好 B. 幡儿的飘动 C. 鬓边的云彩 D. 春天的装饰物
诗中“钗头绝唱旧曾闻”中的“绝唱”指的是什么? A. 美妙的歌声 B. 钗头上的音乐 C. 美好的回忆 D. 春天的装饰物
诗中“江城喜见又班春”中的“班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春天的装饰物 C. 春天的轻盈与美好 D. 春天的消息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