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促织

《促织》

时间: 2025-04-30 05:26:53

诗句

念尔无机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

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6:53

原文展示:

促织
作者: 张乔 〔唐代〕
念尔无机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
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促织(蟋蟀)的深切情感,尽管你没有灵性,但却有情感。你在寒冷的冬天里辛苦地鸣叫,仿佛在编织着歌声。那华丽的椒房金屋何曾听见过你的声音,却偏偏在贫穷的家庭墙角鸣叫。

注释:

  • 促织:指蟋蟀,古代常被用作吟唱的伴奏。
  • 无机:指没有灵性,没有意识。
  • 辛苦:形容工作的艰辛,指蟋蟀在冬天的鸣叫是辛劳的。
  • 椒房金屋:指富贵人家,椒房是指用香椒装饰的房间,金屋则是指金碧辉煌的屋子。
  • 偏向:偏偏,特别地,强调鸣叫的地方。

典故解析:

“椒房金屋”出自《红楼梦》中的名句,象征着富贵与奢华,而诗中提到的“贫家”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贫穷和艰苦生活的同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乔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诗作多以写景抒情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贫富差距加大的时期,诗人通过小小的促织,反映了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与悲悯。

诗歌鉴赏:

《促织》是一首通过蟋蟀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思。诗中通过“念尔无机自有情”开篇,直接突出了蟋蟀的特殊性格,虽然没有灵性,但它的鸣叫却饱含情感。接下来的“迎寒辛苦弄梭声”,则生动地描绘了蟋蟀在严寒中挣扎求生的情景,体现了自然界的艰辛与生命的坚韧。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形成了对比,突出富贵人家对这种声音的漠视。蟋蟀的鸣叫偏偏在贫苦人家的墙下,既是对贫民生活的同情,也是一种对社会不公的隐含批判。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意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感悟,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念尔无机自有情”:尽管你没有灵性,依然能表达情感。
    • “迎寒辛苦弄梭声”:在寒冷中辛苦鸣叫,仿佛在编织歌声。
    • “椒房金屋何曾识”:富贵人家并不领悟你的鸣叫。
    • “偏向贫家壁下鸣”:却在贫穷人家中声声入耳。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蟋蟀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比:华丽与贫穷的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主题思想:透过蟋蟀的鸣叫,诗人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促织:象征着艰苦的生活与坚韧的生命。
  • 寒冬:象征着困境与艰难。
  • 椒房金屋:象征着富贵与奢华,但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促织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生命的坚韧
    • C. 欢乐
    • 答案:B
  2. “椒房金屋”指的是:

    • A. 贫穷的家庭
    • B. 富贵人家
    • C. 自然环境
    • 答案:B
  3. 诗中用“迎寒辛苦弄梭声”来描述促织的鸣叫,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促织的快乐
    • B. 促织的辛苦
    • C. 促织的孤独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夕》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张乔的《促织》与杜甫的《秋夕》在主题上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慨,但张乔通过小小的蟋蟀表现对社会底层的同情,而杜甫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时代的哀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闻边报 胡祕丞知浔州 春诗十三首 其十三 陌头飞絮 暮雨登圆通阁望邺城有感 其一 辛未春月由温州至处州道上杂咏 其五 赋得如意 访容鼎子亲家承雅款赋谢 赠田大雄 当垆曲 置酒高堂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列筵 青词 穷源溯流 包含觐的词语有哪些 无病呻吟 米字旁的字 难结尾的成语 慌作一团 综合语 捐忿弃瑕 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旅距 川字旁的字 灾结尾的成语 匸字旁的字 河汊 跑龙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