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18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
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阴合连藤架,丛香近菊篱。
壁宜藜杖倚,门称荻帘垂。
窗里风清夜,檐间月好时。
留连尝酒客,句引坐禅师。
伴宿双栖鹤,扶行一侍儿。
绿醅量醇饮,红稻约升炊。
龌龊豪家笑,酸寒富室欺。
陶庐闲自爱,颜巷陋谁知。
蝼蚁谋深穴,鹪鹩占小枝。
各随其分足,焉用有馀为。
我新搭建了一座茅草亭,虽然规模小且简陋。
土阶用砖块垒成,山上的树木只留了树皮。
阴凉处爬满了藤架,香气四溢的花朵靠近菊花篱笆。
墙壁上可以倚靠着藜杖,门口悬挂着荻草帘子。
窗内的夜晚风清爽,檐下的月光正好。
留住来品酒的客人,吟咏引来坐禅的高人。
伴着双栖的白鹤入睡,身边有一个侍儿相随。
饮用的是新酿的绿醅酒,做饭用的是红稻米。
那些豪家对我这种生活嗤之以鼻,寒酸的富人也会嘲笑。
我在这陶庐中悠然自得,颜巷的陋室又有谁知?
蚂蚁在地下谋划深洞,鹪鹩在小枝上栖息。
每个生物都随自己的本分生活,何必去追求那些多余的东西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其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作品多关注民生和自然,倡导简单质朴的生活。
创作背景: 《自题小草亭》作于诗人隐居之际,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世俗的厌倦。此时,白居易已在官场经历诸多挫折,选择归隐以求心灵的宁静。
白居易的《自题小草亭》是一首自我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反思。诗中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一座小草亭,整个诗篇透出一股宁静、悠闲的气息。开篇对亭子的描述,虽“规模俭且卑”,却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自然的亲切。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氛围,令人向往。
在此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物质环境的简陋,更表现了内心的富足与满足。通过“留连尝酒客,句引坐禅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清酒、对话的雅致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后半部分对比了豪门与贫居的生活,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富裕的蔑视,强调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白居易与世无争的豁达态度,体现了他“各随其分足,焉用有馀为”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反映了白居易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自题小草亭》的作者是谁?
诗中“龌龊豪家笑,酸寒富室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绿醅”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桃花源记》:
白居易《自题小草亭》: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自题小草亭》,并通过互动学习与比较分析,加深对古诗词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