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28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自从河南发生乱事,关内饥荒挡住了我们,
兄弟们离散,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因看到明月而有所感触,随便写下我心中的思念,
寄给浮梁的大哥、潜七弟、乌江的十五弟,
同时也寄给符离和下邽的弟妹们。
眼下时局艰难,年景荒凉,家业已空,
兄弟们都在外漂泊,向西向东各自远走。
战乱之后,田园荒凉,
亲人们流落在外,身在路途之中。
看着月影分散如千里大雁,
离别的根基如秋天的蓬草般四散。
我们共看明月,应该都流下眼泪,
一夜之间,乡愁在五处同在。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深刻,尤其以《长恨歌》和《琵琶行》闻名。
《望月有感》作于白居易流亡生涯中,正值唐朝中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生困苦。诗中表达了对离散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无奈与哀伤,展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望月有感》不仅仅是一首关于思念的诗,更是对战乱时代人们苦痛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明月这一意象,巧妙地将作者的思念情绪与对社会动荡的思考结合在一起。诗人以“望月”引出内心的感慨,既是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故乡的怀念。诗中提到的“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乱后人们的流离失所,令人心痛。同时,诗中提到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将五处的乡愁情感凝聚在一轮明月之下,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对亲情的渴望以及对生活希望的追求。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深切的思念与无奈,展示了人性中最温暖的一面。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战乱与动荡时期人们苦痛生活的同情。诗人通过对明月的凝视,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兄弟离散,各在一处”意思是:
A. 兄弟们团聚在一起
B. 兄弟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C. 兄弟们在同一个地方生活
D. 兄弟们相互扶持
填空题: 诗中提到“共看明月应垂泪”,这句话表达了____(情感)。
判断题: 诗中提到“千里雁”是指兄弟之间的团圆。(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