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2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24:13
晓晴(一作晚晴)
作者: 李白
野凉疏雨歇,春色遍萋萋。
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
野花妆面湿,山草纽斜齐。
零落残云片,风吹挂竹谿。
在清晨的凉意中,细雨刚刚停歇,春天的景色满目鲜艳。池塘里的鱼跃出水面,欢乐地游动,低垂的绿树上,黄莺在歌唱。野花沾满了雨水,显得更加娇艳,山间的草丛也随风斜斜地排列。残留的云朵零零散散,在风中飘荡,挂在竹林的小溪旁。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风而著称,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李白生活的唐代,正值春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晓晴》描绘了春天的清晨,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从“野凉疏雨歇”到“鱼跃青池满”,每一句都充满了春天的生机。诗人以清新的视角,捕捉到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气息,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每一个意象都仿佛在眼前,令人感到身临其境。通过“莺吟绿树低”这一句,诗人不仅描绘了鸟鸣的声响,也传达了春天气息的温暖和生命的活力。这种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自己也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徜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例如“莺吟”将鸟声拟人化,增强了春天的活力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热爱,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让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内心的愉悦。
诗词测试:
以下哪个意象不是《晓晴》中的描绘?
A. 鱼跃
B. 花谢
C. 莺吟
D. 山草
诗中“零落残云片”是形容什么?
A. 风的声音
B. 云的形态
C. 花瓣的凋落
D. 水的流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