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7:02
俭腹高谈我用忧,
肯肩朴学胜封侯。
五经熟烂家常饭,
莫似而翁歠九流。
我用忧虑来高谈阔论,宁愿肩负朴实的知识也胜过封侯的荣华。五经的经典对我来说,就像家常饭一样熟悉,岂能比得上那位老翁悠然地饮酒谈天,博览群书呢?
“九流”指的是古代的九个学派,代表了多种学术思想和流派。诗中提到的“而翁”可以理解为一种隐喻,象征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强调学识与生活的简单快乐。
龚自珍(1792-1841),字伯庸,号惺叟,晚号定庵,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他的诗歌风格横溢,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关注社会、政治与人性,具有人文关怀。
该诗创作于清朝末年,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龚自珍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问题充满忧虑,借此诗表达了他对知识的重视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这首诗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龚自珍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诗人通过“俭腹高谈”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克制与对精神追求的坚持。与其说是对功名利禄的否定,不如说是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中提到“五经熟烂”,说明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与吸收,而“家常饭”的比喻则将这种熟悉与平常化,表现出他对知识的热爱。最后一句提到的“而翁”,则更进一步将这种追求与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相结合,表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既是对自我修养的追求,也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本诗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强调知识与内心的充实才是人生的真正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诗人认为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五经熟烂家常饭”中,“家常饭”的比喻意在说明什么?
诗中提到的“而翁”代表了什么?
陶渊明《归园田居》: 陶渊明在诗中追求田园生活,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类似于龚自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两者都反映了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两位诗人均表现出对世俗的淡漠与对内心的追求,虽然风格有所不同,但在追求理想人格和生活方式上有着相似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