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4:46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任丘马首有筝琶,
偶落吟鞭便驻车。
北望觚稜南望雁,
七行狂草达京师。
在任丘的马头旁有琴和琵琶,
偶尔放下吟唱的鞭子就停下了车。
向北望去是觚稜,南望是大雁,
七行狂草直达京城。
诗中提到的“觚稜”与“雁”,代表着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觚稜是饮酒作乐的象征,而雁则常常与行旅、思乡相联系。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逸夫,号熙斋,清末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歌和散文见长,特别对社会现象有敏锐的观察和批评。龚自珍的诗风豪放,常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朝中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感受,表达对时代的思考与感慨。
《已亥杂诗 299》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作,诗人在简单的自然景物描绘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思索和对时代的感慨。诗的开头“任丘马首有筝琶”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场景,诗人在这里可能暗示着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热爱。接着“偶落吟鞭便驻车”,传达了一种悠闲和放松的心态,似乎在告诉我们,不必匆忙,享受当下的美好。
“北望觚稜南望雁”则通过简单的方位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境。觚稜与大雁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也引发了对流动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七行狂草达京师”则以书法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风雅的向往,同时也包含了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简练中透出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龚自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文化、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词与“觚稜”相对应?
A. 琵琶
B. 酒器
C. 书法
D. 油画
诗中提到的“七行狂草”主要象征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文化的追求
C. 对社会的批判
D. 对家庭的思念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