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已亥杂诗 305

《已亥杂诗 305》

时间: 2025-05-07 19:19:12

诗句

欲从太史窥春秋,勿向有字句虚求。

抱微言者太史氏,大义显显则予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19:12

原文展示:

欲从太史窥春秋,
勿向有字句虚求。
抱微言者太史氏,
大义显显则予休。

白话文翻译:

想要从太史那里了解历史的春秋变迁,
不要去追求那些空洞的字句。
太史氏所言,往往隐含深义,
如果大义明白清楚,我就不再坚持了。

注释:

  • 太史: 指古代掌管历史记载的官员,尤其是《春秋》的作者孔子。
  • 虚求: 指空虚、无实质的追求。
  • 微言: 指隐约、深奥的言辞。
  • 大义: 指重要的道理或原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诗人、思想家,倡导变革,反对腐朽的封建制度。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关注社会和历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龚自珍以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求与对空谈的反感。

诗歌鉴赏: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305》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历史理解的独特见解。全诗以“太史”为引,象征着对历史的探索与追寻。前两句明确了诗人的立场,强调对历史的理解不应仅限于字面上的文字,而是要深入其中,探求其背后的深意。这种对“虚求”的批判,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尤其是对那些只知空谈而不求实质的人。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指出“太史氏”的言辞往往包含微妙而深刻的道理,强调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在于抓住其核心意义。诗人表明,如果能够明了大义,他也将不再执著于细节,显示了他对真理的追求与宽容。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龚自珍对历史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简练而有力,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历史和道义的独到见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欲从太史窥春秋: 表达了对历史的渴望,想要从太史的记载中获取对历史的真实理解。
    • 勿向有字句虚求: 提醒读者不要只看表面的文字和句子,而应追求深层的意义。
    • 抱微言者太史氏: 说明太史所讲的往往是隐晦而富有内涵的言辞。
    • 大义显显则予休: 如果能够明了历史的真义和大义,诗人便不再执着于细节,表现出对真理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 “欲从太史窥春秋”与“勿向有字句虚求”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太史”作为历史的象征,代表着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历史理解的探求,警醒人们关注历史的深层意义,而非流于表面的字句。

意象分析:

  • 太史: 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智慧,代表着对过去的深刻理解。
  • 春秋: 代表历史的变迁,暗示着时代的轮回与更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与“太史”最相关? a) 历史
    b) 诗歌
    c) 小说
    d) 散文

  2. 诗中提到的“虚求”指的是什么? a) 实际的追求
    b) 空洞的追求
    c) 精确的追求
    d) 细节的追求

  3. 诗人认为理解历史应注重什么? a) 字句的表面
    b) 细节的深入
    c) 内涵的深刻
    d) 口口相传

答案: 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皆关注历史与现实,但杜甫更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龚自珍则更强调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文学与社会变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飞来峰下 送吕山友游天台 至湖上 送子经归临安 送钱仲韶机宜南归天台 挽张彦知 送天台圭上人 送举书记归天台 清江曲 菩萨蛮·园林寂寂春归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环肥燕瘦 偏缝 反文旁的字 无肠公子 引入迷途 缶字旁的字 翻肠倒肚 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居安思危 首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掩旗息鼓 行军灶 金卡 常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