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立秋醵饮口占二首 其一

《立秋醵饮口占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21:55:26

诗句

初收明露雨,蛙鼓傍河沟。

贳酒无妨醉,论文更挈俦。

浮云天地阔,落叶此宵秋。

何处穿针女,还登乞巧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5:26

原文展示:

立秋醵饮口占二首 其一
作者: 夏纬明

初收明露雨,蛙鼓傍河沟。
贳酒无妨醉,论文更挈俦。
浮云天地阔,落叶此宵秋。
何处穿针女,还登乞巧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初秋的露水和雨水逐渐增多,河沟边传来蛙鸣声。借着酒醉的兴致,谈论诗文更显得惬意。浮云在广阔的天空中飘荡,今晚的落叶更添了秋意。何处是那位穿针的女子,是否还会登上乞巧楼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初收:开始收获。
  • 明露雨:清晨的露水和秋雨。
  • 贳酒:借酒,即痛快地喝酒。
  • 挈俦:携带伴侣,指与友人一起分享。
  • 乞巧楼:古代女子在七夕乞求巧手的楼台。

典故解析:

  • 乞巧楼:源于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传说牛郎织女在这天相会,女子会在这一天乞求手艺巧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纬明是近代的一位诗人,创作活跃于清末民初。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琐事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立秋是农作物收成的季节,诗人在这个时节与友人聚饮,享受生活。诗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立秋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开篇以“初收明露雨”引入秋天的气息,细腻的自然描写让人感受到初秋的凉意和生机。接着,诗人表达了借酒浇愁、共话诗文的情趣,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的“何处穿针女,还登乞巧楼”则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忆,尤其是七夕节的情景,令人感慨。整首诗在自然美、友情和传统文化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广阔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收明露雨:描绘了初秋时节,清晨的露水和小雨,营造了清新自然的氛围。
  2. 蛙鼓傍河沟:蛙声在河边响起,增添了乡村的生动气息。
  3. 贳酒无妨醉:在这样的环境下,饮酒不妨醉倒,表示对生活的放松与享受。
  4. 论文更挈俦:与友人一起讨论文学,强化了友情的主题。
  5. 浮云天地阔:浮云在广阔的天空中漂浮,自由而无拘束。
  6. 落叶此宵秋:落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增添了些许伤感。
  7. 何处穿针女:引入七夕的典故,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思念。
  8. 还登乞巧楼:提到乞巧楼,让人联想到昔日浪漫的情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贳酒无妨醉,论文更挈俦”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落叶、蛙声等自然意象,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主题思想: 诗中融合了自然的变化、友情的珍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生活深刻的体悟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露雨: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寓意秋天的丰收。
  • 蛙鼓:传达自然的生动和乡村的气息。
  • 落叶:秋天的象征,表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 穿针女:象征女性的巧手,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入,增添了诗的文化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贳酒无妨醉”中的“贳”是什么意思?
    A. 借
    B. 还
    C. 送
    D. 买

  3. “乞巧楼”与哪个传统节日有关?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七夕节
    D. 农历新年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同样描写秋天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对比夏纬明的《立秋醵饮口占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秋天,但王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孤独,夏纬明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阮郎归 阮郎归 阮郎归 阮郎归(梨花) 阮郎归 阮郎归·西湖春暮 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 九日登寿安县锦屏山下宿邑中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三 九日客路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书明理 祥麟威凤 鹵字旁的字 疑结尾的成语 视结尾的成语 七子八婿 抗殿 禾字旁的字 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卒章 波级 鱼字旁的字 郁金丝 石字旁的字 塞氛 风流人物 轻诺寡信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