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蒋子立赴河南试

《送蒋子立赴河南试》

时间: 2025-05-01 17:13:36

诗句

槐花拂拂弄轻黄,白紵云趋翰墨场。

鲁国儒冠能有几,长沙舞袖颇相妨。

英材自是千人敌,小试犹争一日长。

来岁皇都春色好,马蹄应带百花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3:36

原文展示

送蒋子立赴河南试
作者:蔡戡 〔宋代〕

槐花拂拂弄轻黄,
白紵云趋翰墨场。
鲁国儒冠能有几,
长沙舞袖颇相妨。
英材自是千人敌,
小试犹争一日长。
来岁皇都春色好,
马蹄应带百花香。


白话文翻译

诗的整体意思是:槐花轻轻摇曳,显得黄黄的;白色的衣裳如云彩般飞向书写的场所。鲁国的读书人中有多少人能出类拔萃呢?长沙的舞者却总是互相妨碍。优秀的人才本是千人之敌,但即使是小小的考试,仍然需要争取多一天的时间。明年春天,京城的春色必定美好,马蹄声中应带着百花的芬芳。


注释

  • 拂拂:轻轻摇动的样子。
  • 轻黄:指槐花的颜色,淡淡的黄色。
  • 白紵:指白色的衣服,这里形容书生的装扮。
  • 翰墨场:书写的地方,古时指考试或文人聚集的地方。
  • 儒冠:指读书人所戴的帽子,象征学识。
  • 长沙舞袖:指长沙的舞者,舞袖常被用来形容舞蹈的优雅与妨碍。
  • 英材:指优秀的人才。
  • 小试:小规模的考试。
  • 皇都:指京城,通常指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
  • 马蹄:马的脚步声,象征出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戡(生卒年不详),字子立,号澹轩,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婉约,富于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正值科举时代,诗人送别友人去河南参加考试,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科举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送蒋子立赴河南试》是一首充满期待与祝福的送别诗。诗的开头以槐花轻摇与白衣书生的意象相结合,描绘出一种清新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书生的气质。紧接着,诗人提到鲁国的读书人,表现出对学问的渴求和对竞争的认识,反映出士人之间的相互较量。长沙舞者的提及,似乎隐喻了文人与舞者之间的不同追求,进一步强调了文化与艺术的复杂关系。

而“英材自是千人敌,小试犹争一日长”一句,突出优秀人才在竞争中的稀缺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成功的渴望。最后一句“来岁皇都春色好,马蹄应带百花香”,则将目光投向未来,预示着友人在京城会有好的前景,给予了积极的期许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牵挂,也有对科举的期望,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理想与抱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槐花拂拂弄轻黄:描绘了槐花在春风中的轻盈姿态,暗示着生机与希望。
  2. 白紵云趋翰墨场:形象地表现书生朝着考试的地方奔赴,体现出对学业的重视。
  3. 鲁国儒冠能有几:反映对读书人优秀程度的思考,感叹英才的稀缺。
  4. 长沙舞袖颇相妨:用舞者的比喻,表现出文人的追求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矛盾。
  5. 英材自是千人敌:强调优秀人才的竞争激烈,士人间的相互较量。
  6. 小试犹争一日长:即便是小的考试,也要争取时间,表明了对成功的渴望。
  7. 来岁皇都春色好:展望明年春天的美好前景,充满希望。
  8. 马蹄应带百花香:预示着友人的成功与美好的未来,带着花香的马蹄象征着喜悦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生比作云,形象地表现了其轻盈与志向。
  • 对仗:如“英材自是千人敌,小试犹争一日长”,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槐花“弄轻黄”,使植物有了生命感,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反映了士人对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 翰墨场:代表着考试与学术,象征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 儒冠:体现出读书人的身份与文化内涵。
  • 舞袖:象征艺术与文化的追求,同时暗示了竞争与妨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紵”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衣服
    • C. 一种乐器
  2. “英材自是千人敌”这句诗的意思是?

    • A. 优秀人才很少
    • B. 竞争很激烈
    • C. 以上皆是
  3. 诗中“马蹄应带百花香”是什么意思?

    • A. 旅行的愉悦
    • B. 预示着将来的成功
    •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蔡戡《送蒋子立赴河南试》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时事的感慨,但蔡戡更侧重于个体的努力与祝福,而杜甫则融入了家国情怀,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个人心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宴郭校书,因之有别 途中寄徐录事(比以王书见赠) 咏马鞭 画马篇(同诸公宴睢阳李太守,各赋一物) 别韦五 送张瑶贬五谿尉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别孙訢 广陵别郑处士 别从甥万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字旁的字 清原正本 气弱声嘶 图结尾的成语 有增无损 周折 自相践踏 马字旁的字 剥肤锤髓 犬字旁的字 一秉至公 眼空一世 包含联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濡的成语 贪如饕餮 乙字旁的字 青琐门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