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7:38
答王郎中
作者:韦应物
卧阁枉芳藻,
览旨怅秋晨。
守郡犹羁寓,
无以慰嘉宾。
野旷归云尽,
天清晓露新。
池荷凉已至,
窗梧落渐频。
风物殊京国,
邑里但荒榛。
赋繁属军兴,
政拙愧斯人。
髦士久台阁,
中路一漂沦。
归当列盛朝,
岂念卧淮滨。
我在卧室中无所事事,白白欣赏那些美丽的花草,却在这个秋晨感到失落。守着这个小郡就像身处囚笼,无法招待我的宾客。野外空旷,云彩归去无踪,天空清澈,晨露新鲜。池塘中的荷花已经开始凉意,窗边的梧桐树叶逐渐落下。这里的风光与京城截然不同,乡村里只剩下荒草与荆棘。赋税繁重,国家动荡,我感到对那些士人愧疚。那些英俊的士子长期在台阁之中,正途上却漂泊不定。归来时应该列入盛大的朝堂,怎会想起我在淮滨的闲居呢?
作者介绍:韦应物(738年-792年),字子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诗往往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被贬任职于地方时,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和无奈,体现了士人对政治局势的关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答王郎中》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失落。前两句以“卧阁”引入,强调诗人因身处小郡而感到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在对秋晨的描写中,他不仅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也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目光转向周围的环境,描绘了空旷的野外和清新的天际,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烦躁形成鲜明对比。池塘的荷花与窗前的梧桐树则进一步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凉意和愁绪。
最后几句,诗人以对比的方式揭示了自己的失落感。京城的繁华与乡村的荒芜形成鲜明对照,诗人感受到的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他对士人的羁绊感到惋惜,并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愧疚,最终表达了对归返盛朝的期盼,却又无奈地回想起自己的闲居生活。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他对政治的失望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卧阁”指的是:
A. 书房
B. 庭院
C. 学校
D. 餐厅
“野旷归云尽”中的“云”象征:
A. 朋友
B. 思绪
C. 时间
D. 自然
诗人对乡村的描述是:
A. 繁华
B. 荒凉
C. 美丽
D. 热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