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4:02
金谷园歌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石氏灭,金谷园中水流绝。
当时豪右争骄侈,锦为步障四十里。
东风吹花雪满川,紫气凝阁朝景妍。
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
晋武平吴恣欢燕,馀风靡靡朝廷变。
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
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
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
金谷园中水流已绝,石氏家族已灭亡。
当年权贵们争相奢侈,锦缎如障碍一般铺展四十里。
东风吹来,花瓣飘落,仿佛雪一般覆盖河川,
紫气聚集,晨光照耀着高阁,美丽动人。
洛阳的街道上,人们回首,
丝竹乐声悠扬,直入青天。
晋武帝与平吴王享尽欢愉,
然而余波荡漾,朝廷却已变迁。
后世衰微,谁又愿意忧虑,
二十四位朋友日日追逐游玩。
追游又能有多少呢?不如珍惜年华。
祸端一旦开始,埋下的怨恨就会长久,
百草无情,春天依旧如绿。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关注人生的变化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权贵奢靡之时。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金谷园歌》展现了韦应物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石氏的灭亡,设定了一个历史的沉重背景,带出对权贵奢侈生活的批判。在描绘金谷园的美景时,诗人借助东风、花雪、紫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悲凉的氛围,仿佛在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的衰败。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洛阳街头的乐声,反映了人们在欢愉中对往事的追忆,隐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疏远,强调珍惜当下的重要性。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使得全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韦应物的高超技巧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历史变迁与人生命运展开,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的珍惜。诗人以沉重的历史背景为起点,探讨生活的短暂与人际关系的脆弱,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