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14
登雪窦僧家(一作书窦云禅者壁)
作者: 方干 〔唐代〕
登寺寻盘道,人烟远更微。
石窗秋见海,山霭暮侵衣。
众木随僧老,高泉尽日飞。
谁能厌轩冕,来此便忘机。
登上寺庙寻觅盘道,远离人烟更加稀少。
在石窗边,秋天的海景映入眼帘,山雾在黄昏时分侵袭了我的衣衫。
众多的树木伴随着年迈的僧人,高高的泉水整天奔流不息。
谁能厌倦官场的名利,来到这里便会忘却世俗的纷扰。
作者介绍:方干,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因其诗作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受到推崇。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与隐逸生活,表现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方干游览雪窦寺时,寺庙环境清幽,诗人感悟到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安然,反思官场名利的无意义,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登雪窦僧家》是方干的一首经典之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僧人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登寺寻盘道,人烟远更微”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高僧隐居的环境,给人以宁静之感。接下来的两联,描绘了秋海的景象和高泉的流淌,借助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静与超然。最后一句“谁能厌轩冕,来此便忘机”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哲学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超然物外、不拘泥于名利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轩冕”指的是什么?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