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6:11
秋晚林中寄宾幕
八月萧条九月时,
沙蝉海燕各分飞。
杯盂未称尝生酒,
砧杵先催试熟衣。
泉漱玉声冲石窦,
橘垂朱实压荆扉。
无过纵有家山思,
印绶留连争得归。
秋天的八月已显萧条,九月的时节已然来到,
沙蝉和海燕各自飞离,告别了这个季节。
酒杯未曾盛满新酿的酒,
砧板和杵已经催促着试洗熟衣。
山泉的水声仿佛在冲击石头的洞穴,
橘子累累地垂挂在荆棘的门前。
即使心中有思乡之情,
但印绶留连让我难以归去。
方干,唐代诗人,字彦之,号惭愧山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以诗歌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诗作创作于秋晚,诗人寄情于宾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但也带来了离别与萧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这首《秋晚林中寄宾幕》采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开篇以“八月萧条九月时”引入,展现出秋日的寒冷与凄凉感。接着,通过“沙蝉海燕各分飞”,表达了离别和孤独的情绪。诗中多次提及酒和食物,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团聚与分享,但“杯盂未称尝生酒”则暗示了这种团聚的缺失。
在意象上,泉水声和橘子树的描绘,既体现了自然的美好,又暗示了一种乡愁的情感。诗的最后两句“无过纵有家山思,印绶留连争得归”,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家乡的思念,另一方面是身处官场的无奈与责任。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更加深刻,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思乡之情,展示了生活的忙碌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沙蝉”代表了什么?
A. 离别
B. 欢聚
C. 归乡
答案:A
“杯盂未称尝生酒”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期待
答案:A
诗中的“印绶”象征着什么?
A. 责任与身份
B. 亲情
C. 自由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