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

《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

时间: 2025-07-29 09:12:28

诗句

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

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

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

高兴汩烦促,永怀清典常。

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

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2:28

原文展示:

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 李邕 〔唐代〕 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 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 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 高兴汩烦促,永怀清典常。 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 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白话文翻译:

我们李家原本就出类拔萃,善于描绘事物和谋划长远。 这座新亭的建造开启了古老的遗迹,就像冰层延伸出欢乐的场所。 泰山雄伟地矗立在地理中心,巨大的山谷仿佛遥远的云庄。 心情愉悦地摆脱了烦恼和紧迫,永远怀念那些清正的典籍和常道。 包容广大,知晓天地人三才,出入间可见日月星三光。 靠近城郭,喜欢丰收的粳稻,安定时歌唱吉祥的颂歌。

注释:

  • 吾宗固神秀:指李邕自家的家族本来就非常杰出和有才华。
  • 体物写谋长:善于描绘事物,并能长远谋划。
  • 形制开古迹:指新亭的建造开启了古老的遗迹。
  • 曾冰延乐方:比喻新亭像冰层一样延伸出欢乐的场所。
  • 太山雄地理:泰山雄伟地矗立在地理中心。
  • 巨壑眇云庄:巨大的山谷仿佛遥远的云庄。
  • 高兴汩烦促:心情愉悦地摆脱了烦恼和紧迫。
  • 永怀清典常:永远怀念那些清正的典籍和常道。
  • 含弘知四大:包容广大,知晓天地人三才。
  • 出入见三光:出入间可见日月星三光。
  • 负郭喜粳稻:靠近城郭,喜欢丰收的粳稻。
  • 安时歌吉祥:安定时歌唱吉祥的颂歌。

诗词背景:

李邕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其政治抱负和对时局的关注。这首诗《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是他在登临历下古城时所作,表达了对家族荣耀的自豪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清正典籍和常道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亭的建造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家族荣耀的自豪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吾宗固神秀”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族的自豪感,而“体物写谋长”则显示了作者的才华和远见。通过对泰山和巨壑的描绘,作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了自己的胸怀和志向。诗的最后两句“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则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宗固神秀:直接表达了对家族的自豪。
  2. 体物写谋长:显示了作者的才华和远见。
  3. 形制开古迹:描绘了新亭的建造。
  4. 曾冰延乐方:比喻新亭像冰层一样延伸出欢乐的场所。
  5. 太山雄地理:描绘了泰山的雄伟。
  6. 巨壑眇云庄:描绘了巨大的山谷。
  7. 高兴汩烦促:表达了心情的愉悦。
  8. 永怀清典常:表达了对清正典籍和常道的怀念。
  9. 含弘知四大:表达了包容广大,知晓天地人三才。
  10. 出入见三光:表达了出入间可见日月星三光。
  11. 负郭喜粳稻:表达了靠近城郭,喜欢丰收的粳稻。
  12. 安时歌吉祥:表达了安定时歌唱吉祥的颂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曾冰延乐方”,将新亭比喻为冰层延伸出的欢乐场所。
  • 拟人:如“太山雄地理”,将泰山拟人化为雄伟的地理中心。
  • 对仗:如“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家族荣耀的自豪、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清正典籍和常道的怀念。通过描绘新亭的建造和周围的自然景观,作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了自己的胸怀和志向。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的祝愿。

意象分析:

  • 新亭:象征着家族的荣耀和作者的才华。
  • 泰山:象征着雄伟和壮丽。
  • 巨壑:象征着深远和广阔。
  • 粳稻:象征着丰收和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吾宗固神秀”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族的自豪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清正典籍的怀念 D. 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2. “形制开古迹”一句中的“形制”指的是什么? A. 新亭的建造 B. 泰山的雄伟 C. 巨壑的深远 D. 粳稻的丰收

  3. 诗中“含弘知四大”一句中的“四大”指的是什么? A. 天地人三才 B. 日月星三光 C. 家族的荣耀 D. 自然的壮丽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泰山的雄伟,但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和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李邕的《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与杜甫的《望岳》:两者都描绘了泰山的雄伟,但李邕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家族荣耀的自豪,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邕的全部诗歌。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许侍郎奕硕人生日十二月二十二日) 和虞退夫韵 送从子令宪西归 建士施霆亨自夔以相迓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 和史少庄登山韵三首 其三 嘉泰二年题资州醮坛山星斗阁对是同王资州贾 次李参政所和五绝句韵因以为诗 水调歌头·涪右金华宅 杨仲博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诬良为盗 舌字旁的字 图谶 打躬作揖 馬字旁的字 鹦鹉学语 曰字旁的字 璧坐玑驰 辩证唯物主义 衰减器 吮毫搦管 人眼是秤 麦字旁的字 玉真 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